當官做著“發(fā)財夢” 一朝案發(fā)夢成空——山東國有企業(yè)“兩兄弟”落馬記
郭凱和莊慶華,一個52歲,一個54歲。1997年兩人同年入黨,干的都是建設(shè)規(guī)劃等方面的工作,2009年9月同時出任山東省東營市城投公司副總經(jīng)理,2012年9月又同時出任市城投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jīng)理。2016年,兩人先后被“雙開”,可謂在仕途上“共進退”。
這一對“難兄難弟”,把國有企業(yè)當成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利用分管重點建設(shè)項目的職務(wù),把“官位”當成了謀取私利的工具,把項目當作了“搖錢樹”,最終走上了不歸路。
“干政府的事,掙自己的錢”
東營市城投公司后來更名為東營市城市資產(chǎn)經(jīng)營有限公司。同為市城資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jīng)理,郭莊二人違紀違法的具體表現(xiàn)不盡相同:郭凱是“抬著頭,硬干”,膽大妄為,公然索要;莊慶華則是“低著頭,胡作”,插手工程項目,為配偶、親屬及他人謀取利益不遺余力。但是,二人“落馬”原因卻是驚人一致:都倒在了大項目上。
“干政府的事,掙自己的錢”,這是郭凱在自己筆記本上寫下的“為官哲學”,也是他的真實寫照。在分管東營市重點工程雪蓮大劇院、河海風情街項目期間,郭凱通過安排下屬串通評委打高分、透露標書標識等手段,先后干預和插手舞臺機械、外墻裝飾及綜合雷電防護等工程項目發(fā)包,為特定企業(yè)謀取不正當利益,以此為要挾,向相關(guān)企業(yè)及利益關(guān)系人索要財物110多萬元。
在與企業(yè)老板們吃飯時,郭凱公然向他們每人索要10萬到20萬元,美其名曰成立“吃飯基金”“旅游基金”,這筆錢就被郭凱據(jù)為己有。
據(jù)莊慶華交代,在分管黃河三角洲動物園項目期間,“所有工程施工企業(yè)基本上都給我送錢了”。不僅如此,他還先后3次通過打招呼和直接干預等形式,使自己妻子和大姨子合伙開的公司,在有關(guān)工程項目中多次中標,中標項目結(jié)算值達1000多萬元,遠遠超出中標金額。
2010年、2013年,莊慶華先后5次打招呼要求其分管項目的中標單位,以遠高于市場的價格,從他妻子的公司采購石材,總金額324萬多元。還擅自變更工程項目標段,一個1億元的工程拆分為7個標段,就為使妻子的公司中標。
十分滑稽的是,在莊慶華的微信朋友圈中,他把妻子的昵稱備注為“錢匣子”。可見,在莊慶華眼中,妻子就是他的家庭“收款機”。
“‘朋友’像溫水煮青蛙讓我一步步突破底線”
東營市紀委辦案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國有企業(yè)具有獨特的資源優(yōu)勢,較黨政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權(quán)力更加集中,資金更加密集,資源更加富集,更容易成為社會競相“圍獵”的對象。
“很多商人借朋友的名義圍在我身邊,與我稱兄道弟,實際上是利用各種手段拉攏我,為他們謀利益,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讓我一步步突破底線,墜入深淵,現(xiàn)在很后悔……”這是郭凱在懺悔時對“朋友”的省悟。
據(jù)郭凱交代,某企業(yè)老板以老鄉(xiāng)的身份想方設(shè)法接近他,自詡很有錢。郭凱信以為真,就用老鄉(xiāng)的名義開立銀行賬戶,把以“吃飯基金”“旅游基金”為名索取的錢存到里面。郭凱本想著在這個老鄉(xiāng)身上“刮點油”,卻被其利用承攬工程。當郭凱需要錢時,這個老板便打著郭凱的旗號向其他老板要錢,并通過自己的手機對郭凱銀行卡消費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控。
表面上看親如兄弟,暗地里卻互相利用,各懷“鬼胎”,一言不合就翻臉。郭凱案發(fā)于2015年11月12日網(wǎng)上的不雅照片,就是他的“老板朋友”因不能滿足付款要求,為郭凱奉上的“特殊禮物”。
莊慶華身邊也簇擁著一幫“老板”。許多干工程的“包工頭”,利用莊慶華喜歡喝酒、娛樂的嗜好,經(jīng)常帶他到市內(nèi)、省內(nèi)甚至省外高消費娛樂場所吃喝玩樂,以換取莊慶華的“特別關(guān)照”。
心理失衡正是從跟老板們過從甚密開始的。郭凱說:“看到圍繞在身邊的這些商人,有的開寶馬,有的坐奔馳,花錢如流水。他們能力還不如我,為什么他們有這么多錢?我要跟他們比,要強過他們。我就向他們伸出了索要之手,干脆來錢快……”莊慶華則說:“對錢這個概念,我覺得是越多越好……”在追求享樂和攀比思想支配下,他們開始披掛上陣,瘋狂斂財。
“六大紀律”違反了五項
“天空飄過五個字:啥都不是事”,這是郭凱在接受組織調(diào)查之初在紙上寫下的一句話。
郭凱以為自己能瞞天過海。被“雙規(guī)”前幾天,他與其老鄉(xiāng)在沒有實際借貸業(yè)務(wù)的情況下,開具了45萬元的虛假借條。在組織調(diào)查期間,滿心焦慮的他趁著夜色到朋友家中,就家庭財產(chǎn)收入與朋友訂立攻守同盟,并當場開具了3張?zhí)摷俳钘l,編造借款82萬元的虛假事實;為掩蓋自己以借為名占有某公司10萬元資金的事實,他撂下正常工作,開著公車四處周旋,安排其同學給當事人開具了10萬元的虛假借條。
莊慶華為達到轉(zhuǎn)移財產(chǎn)的目的,在組織對其“雙規(guī)”前7天,匆匆忙忙與妻子辦理了離婚手續(xù),“你是你的事,我是我的事,別到時候倆人一塊栽進去。”在組織審查期間,莊慶華意識到自己什么都沒得到,又向組織提出與其妻復婚的請求,但一切都太遲了。
東營市紀委相關(guān)負責人說,不僅對抗組織審查,違反政治紀律,細數(shù)起來,郭、莊二人在新修訂的《中國共產(chǎn)黨巡視工作條例》緊扣的“六大紀律”中,除了群眾紀律,其他的全部違反。
2015年2月,郭凱指使下屬偽造外出培訓通知,并擅自決定帶領(lǐng)6名下屬以培訓為名外出旅游,美其名曰“大家平時很辛苦,讓大家放松放松”。這次旅游消費近5萬元,全部由公款報銷。
莊慶華更是肆無忌憚,2013年到2015年期間,先后4次借外出培訓之機,帶領(lǐng)下屬到貴州、福建、海南、云南等地旅游,費用2.7萬元,全部由公款支付。
在接受組織調(diào)查時,郭凱自我解剖:“遠大理想是虛無縹緲的,一心想掙點錢吧、掙點錢吧,一心想把生活質(zhì)量搞上去……”莊慶華在懺悔時也說:“仔細回想一下,我也不是一下子到犯罪的程度,從思想觀念上,慢慢地蛻變……慢慢地思想就走偏了。”
“一心想掙點錢”的郭、莊二人,仕途最終讓金錢畫上了句號。等待他們的,將是公正的審判和漫長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