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下,網購早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購物方式。10月17日,2016年大學校園快遞服務創新與規范管理交流研討會在廣東珠海召開,中國教育后勤協會校園快遞工作委員會、菜鳥網絡、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了首份《中國高校校園快遞發展研究報告》。該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206億個快遞包裹量中,高校快遞數量超過7.2億,占全國總量的6%,全國2000多所高校人均網購額為1100元,211高校的人均網購額為1500元,985高校人均1650元,人均年收快遞16個。

  為什么大學生喜歡網購?他們一般都會購買什么呢?記者調查發現,大學網購群體中大多以女生為主?!耙路?、化妝品、零食……”大三學生琪琪表示,她宿舍6個人,都有網購的習慣,平均每個月要網購兩三次,也會相互做參謀,有時還會一起拼單?!芭急容^愛美,時常買些衣服和化妝品來裝扮自己很正常?!彼f。

  “也常常在網購中吃虧,尤其是衣服,上身效果和網上的圖片不符,或是質量不行,有的退貨,有的就勉強留下了,但之后也沒穿幾回?!辩麋髡f,女生有時候買東西比較沖動,因此像這樣的情況很多,也吃了不少虧,但總是不長記性。

  相比女生,男生的網購頻率比較小,購買的商品種類比較簡單,在購物選擇上也相對理性,基本上以衣服、電子商品為主?!拔液苌倬W購,必須要買的我才買?!睂W生小斌告訴記者,學校里大多數男生的網購頻率不高,但網購確實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如果有東西要買,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上網。

  雖然大學生成為了網購主力軍,但他們的網購額度并不是很高。該報告數據顯示,以“雙11”為例,約50%以上的消費者年齡在30歲以下,其中18至25歲的年輕人占25%左右。而高校消費特征主要體現在消費頻率高,人均網購額度卻低于社會平均水平。“我們每個月的生活費也就1500元左右,雖然經常網購,但買的大多是一些比較實惠的用品。”大二學生小慧說,他們網購最集中的時期就是“雙11”,有的學生可能一次性購買十幾件商品,但到了寒暑假,基本上就不買東西了。

  “網購是一把雙刃劍。”有業內人士表示,適當的網購行為可以給大學生的生活帶來便利,但過度的網購消費也會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大學生應該學會自我控制,對自己的網購行為加以限制;同時,學校、教師以及家長也應該有所重視,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