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帆船選手,郭川的履歷非常亮眼。從去年的北冰洋東北航線創紀錄航行,到之后環亞歐大陸的海上絲綢之路航行,再到今年從法國拉特里尼泰跨越大西洋到巴西里約,再從巴西里約北上穿越巴拿馬運河抵達舊金山,這些忙碌的航行都是郭川船長率領他的國際船隊完成的。超級三體船上除了郭川船長,至少還有三、四名船員。這次從舊金山到上海的跨太平洋航程,郭川要挑戰的是單人不間斷創紀錄航行,因此船上只有他一個人。
啟航第一天 換帆不停歇
旅程的艱難從第一天就顯露痕跡,郭川甚至都來不及洗臉,就開始不停地操作“青島”號。因為太平上的海風一直捉摸不定,如果郭川想盡量控制穩定的船速,就必須不停的根據風力變換風帆。一整天的航程,他僅能湊著零零散散的時間休息,算下來也只有兩個小時多一點。
除了海風難以捉摸意外,床上的電子設備也給郭川添亂。不知道什么原因,駕駛臺的電腦顯示儀損壞不能工作。但是忙于駕馭海風的郭川,甚至都來不及去修復它,只能在以后的日子抽空再看看。一天過去,郭川甚至都沒見到一條船,廣闊的太平洋上,只有他一只船孤零零的向著遠方進發。
雖然風速不停變換的海風,讓郭川吃了不少苦頭。但他憑借豐富的經驗,及時的做出調整,讓前兩天的航程保持平穩的狀態。
航海日志·10月20日 兒子的笑聲,最美妙的歌
“青島”號在郭川熟練的操作下,以平均20節以上的速度在劃過太平洋水面。短短兩天,郭川就駕駛青島號航行了500海里,幾乎走到了舊金山和夏威夷的中間。此前,郭川早就制定好了航行計劃,他讓“青島”號航行在高壓系統的東南側,充分利用北風快速前進。并計劃在下一個順風轉向后,讓“青島”號趕上順風,這樣就能一路向西航信。
在一望無際的太平洋上,郭川只有帆船作伴。為了減輕對家人的思念,他在出發前就提前做好了準備,將自己小兒子的笑聲編輯成音樂。每當想起家人時,就能聽見小兒子天真的笑聲,那是郭川最幸福的時刻,“這時世界上最美妙的歌,最讓我安心。”
航海日志·10月23日 風速突然變大
航行的第四天,郭川又碰上了麻煩。當天中午之后,風速突然增大到25節左右。郭川把大前帆收起,升上J1帆并將主帆縮一級。當天下午,他駕駛者“青島”號乘著海風,以27-30節的速度,在太平洋上疾馳,最快甚至達到34節。
“這種高速航行,要特別小心”,郭川說道。其實,高速是他最喜歡的狀態。
航海日志·10月24日 偶遇飛魚
航行第五天,“青島”號和他的船長終于迎來了溫和的一天。10-15節左右的海風,帶著郭川和三體船,以15節左右的速度,勻速向西行駛。經過幾天的行駛,郭川已經向西航行了兩個時區,到了夏威夷群島的北邊。
平穩的航行也讓郭川多了一些時間休息,他終于能睡到4個小時,“這好像是長跑間隙短暫地休息,可以讓我在接下去的航行中保持更好的體力。”在無邊無際的太平洋上,“青島”號還沒有碰到過任何人,只有還海魚時不時的偶遇。
郭船長在航海日志中寫到,啟航的第一天就有魚撞到了“青島”號。今天,又有一條魚撞上了,“幸好不是鯨魚,否則就麻煩了。”帆船不像機械船那樣,引擎會發出很大聲音。三體船無聲無息的在海上航行,而且速度很快,魚來來不及反應就撞上了,特別是飛魚。
航海日志·10月25日 一切盡在掌握
經過了幾天平穩的航行,郭川和“青島”號遇到了兩個烏云團,以及隨之而來變換不定的還分。風速在15-25節之間不斷搖擺,給郭川和三體船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作為一名老水手,郭川最終還是讓“青島”號處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根據風力不斷做出調整。
(據“郭川航海”微信公眾號。統籌:孫翔)


不只是風,船上的電子設備也給船長出了難題。上艙駕駛臺的電腦顯示儀不知道為什么原因損壞,但由于第一天航行太忙,郭川打算只能等以后抽空仔細排查具體原因。
太平洋之大,大到在過去一天,從舊金山出發后,郭川還沒有看到一條船。蒼茫大海,只有郭川船長和“青島號”,一路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