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反偵查能力強,交警歷經77天破案

  專案組民警分成兩路,一路調取沿線視頻追蹤肇事司機蹤跡,另一路排查電動車來源,從車上做文章尋找線索。很快,民警就發現案件雖然簡單但偵破難度極大。

  “電動車無牌查不到來源,監控視頻有效線索也極為有限。”張斌說,肇事司機非常“冷靜”,具有較強的反偵查能力,在逃跑過程中始終用衣服遮著半張臉,而且逃跑途中多次換車,坐一段就下來走一段再換其他車,視頻往往追著追著就沒有了線索。

  “我們先后調取了246組,多達129G的視頻反復觀看,可最終也只找到幾張半遮著臉的圖片。”張斌說,憑著這幾張照片在濟南找人其難度無異于大海撈針。

  此時,時間慢慢推移,從夏天到了秋天,受傷的老人也康復出了院,看到交警堅持破案的勁頭,老人表示知道破案的難度,勸說交警“算了吧,我出了醫院沒出事就是最好的結果。”

  但是,民警卻不甘心放棄辦案,繼續觀看視頻,不斷擴大摸排走訪的范圍,直至摸排到了距離事發地點5公里遠的二環西路張莊路附近的張莊村,案件終于迎來了轉機。

  10月8日,通過技術手段,民警最終找到了肇事司機王某租住的房屋,通過房主確認其身份信息,并電話聯系到了王某,在電話里王某承認了肇事逃逸的事實。至此,案件偵破了,此時,距離案發已經過去了77天,季節也從夏天到了秋天。

  肇事司機被處拘留10日

  10月9日,王某到市中交警大隊歸案,承認了肇事逃逸的事實。據王某交代,事發時坐在電動車后座的是他的外甥趙某,兩人在濟南打工,租住在槐蔭區張莊。事發當天,兩人在張莊附近買了早餐打算到工地再吃,不料在經過經四緯一附近時發生事故撞倒老人。擔心受到處罰,王某選擇了逃逸,由于常年從事監控安裝,王某想到用上衣遮擋面部的方法躲避抓拍。

  “后來,全城媒體都發布了尋找王某的新聞,王某感到在濟南也不保險,回到了安徽老家。”張斌說,在逃跑的過程中,王某也受到了巨大的心理煎熬,在回安徽不久就在干活時摔傷了腰部,不到3個月時間,體重迅速減少了10多斤。

  因為交通肇事逃逸,民警判定王某對事故承擔全部責任,承擔老人的治療費用,此外依法對其做出行政拘留10日的處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泰來 實習生 丁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