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爸爸媽媽

  您們好

  這是一封訴狀

  如果您二位閱畢愿意與我方庭外和解

  我不介意撤訴……]

  開學兩周后

  濟南市民王先生和妻子收到一封兒子的信

  一開始倆人有點蒙

  就因為不讓孩子玩手機

  現在他們居然成了“被告”

  這是一起“家庭官司”

  沒有律師

  沒有正式開庭

  只有一紙訴狀

  在這場沒有法官的“家庭庭審”中

  這份“訴狀”觸動了家里每一個人

  一場有關手機的溝通再次重啟

  經過兩周辯論——

  一封庭外和解“協議”就此達成

  在這封協議中

  甲方是濟南某中學初一年級學生王晗

  乙方便是他的父母

  近日,生活日報記者拿到了這封協議書——《有關王晗(化名)2016年秋-2017年春上網時間的安排初步協商》,甲方王晗,乙方王晗父母。

  開頭是這樣的:“近日來有關甲方上網時間的問題,雙方展開多次討論而討論未果,為了保障甲方得到合理安排以及家庭的和諧,由甲方草擬一份協議,特予父上、母上過目……”

  清秀的筆跡、鄭重的承諾,一份協議,兩封親筆信。

  一個13歲的孩子用字里行間的陳述,讓父母轉變觀念,玩手機不是“不正經行為”,最終,經過半個月的據理力爭,王晗為自己爭取到每周超兩小時的“手機”時間。

  事情起因是這樣的

  禁令

  自從上了初中之后,王晗(化名)發現自己能夠使用手機的時間越來越少,甚至能夠見到手機的時間都很少。

  與之對應的是,父母坐在客廳里,翹著二郎腿刷朋友圈的模樣顯得越來越刺眼。

  那天老媽去拍寫真,老爸去看房,王晗從上午11點到下午3點,連續玩了5個小時手機,雖然夠爽,卻還是被發現了,自然又是一頓母親大人的咆哮。

  在王晗看來,自己剛上初一,初中生活至今不過倆月時間,適當玩手機似乎沒有什么不妥。

  于是,在一次次過招中,當母親用“品行不端”來形容自己,這個13歲的男孩寫下自己的第一封“訴狀”。

  “為什么我不能有玩手機的權利?”王晗提筆寫了起訴書,從時間管理和與學習關系的角度申訴玩手機不會影響學習。

  申訴

  “為了能爭取自己的權利,現在咱家不妨來個‘三堂會審’!”王晗將一紙“訴狀”放到父親面前,稱要來一場“申訴”。

  “玩不到手機我就會‘惦記’,在‘惦記’上花的功夫比學習還多,如此說來,不讓玩手機反而誤了學習。”一句話說罷,王晗甚至給自家爹媽算起賬來。

  “每天我都比你們早回家一個小時,若這一個小時都偷偷來玩,五天就是五小時,加上周末那更是不得了。”王晗說:如果你們給我固定的時間玩手機,反而更節省時間成本。

  這一連串邏輯關系,弄得父母有些措手不及,甚至不知如何反駁。

  辯論

  然而這次“庭外溝通”似乎并未見效,于是,王晗呈上了第二封“申訴信”。

  “與那些早戀、追星、玩網游的人相比,我只是喜歡聊天罷了。”王晗表示:自己的聊天對象都是同學和朋友,對此,父母應該能夠理解。

  這個13歲的男孩已經到了很敏感的年紀,他的喜悅和苦悶,有時候不方便和家長說,唯一的出口就是那些朋友,他覺得,適度玩手機、聊聊天,對自己是有好處的。

  在這封“申訴信”里他也清楚地表明,自己知道過度貪玩、成績下滑的后果,并表示自己一定會避免這種后果。

  判決

  孩子的申訴動搖了王晗父母曾經的決心。

  最終,王晗草擬了一封名為《有關王晗2016年秋-2017年春上網時間的安排初步協商》的協議,這封協議,甲方是王晗,乙方便是他的父母。

  “協議”對雙方的責任進行了約定。王晗終于在兩封“訴狀”的幫助下,迎來了每周末固定的2個小時“玩手機”的時間。

  這2個小時對王晗來說意義重大,這意味著他玩手機的時候不用再忐忑,不用為此介懷,不用再有負罪感。

  同時,他也要有相應的付出,那就是每逢大考必須考進前50名,如果名次靠后,則“玩手機”的時間也會相應縮短。

  最終,甲乙雙方在落款處彼此簽下了名字。

  超三成家長藏孩子手機

  因為玩手機,父母和孩子的沖突不在少數。然而像王晗這樣,主動要求溝通并妥善解決的孩子并不多見。

  記者調查發現,有超三成的家長曾藏起孩子的手機。網上曾有一個名為“反家長”的貼吧,如今已被關閉。然而,如果查閱資料不難看到一部分為了手機與家長“斗智斗勇”的學生。

  除了藏手機之外,更改WIFI密碼,逼迫孩子使用“老年機”的手段也并不罕見。

  對此,一位學校心理教師坦言,如果缺乏溝通,藏手機、改密碼,對于防玩手機并沒有太大作用。

  15%的學生為上網與家長簽協議

  11月1日,記者分別在省城一所高中高一某班與一所初中初一某班,對94名學生做了無記名調查問卷。

  其中有9名初一學生及5名高一學生表示曾經與父母簽署過“上網協議”,換句話說,有近15%的學生與家長簽署過類似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這14名學生全部為被動簽署。

  來源:生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