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蒜的價格波動總是牽動著眾多人的目光,其價格上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正常供需、市場趨暖、價格回歸等合理因素,但也不排除背后各種資金的投機性炒作。

  記者在大蒜全國主要產區金鄉了解到,“炒蒜”的出現,究其原因就是熱錢充足,熱錢就是買漲不買跌,經紀人和儲存商在漲漲跌跌中獲利,但投資中有對賭的因素在里面。

  傾家蕩產或一夜暴富

  好似賭博

  11月份,正是大蒜大量出庫的時間。8日上午,金鄉大蒜國際貿易市場很熱鬧,一車車大蒜從冷庫中拉出來,到市場上再進行分裝,從這里銷售出去的大蒜將發往世界100多個國家。大蒜這種農產品比較特殊,如果不冷藏過了夏季便會生芽,所以從地里收獲曬干之后要存入冷庫,蒜商也從市場上購買大蒜儲存到冷庫中。僅金鄉一個地方就有200萬噸左右的儲存能力,開冷庫形成了規模。

  大蒜入冷庫儲存所占資金較大,不少人從中嗅到了金錢的味道,社會上大量資金涌入市場。大約從2003年開始,大蒜被推進了金融市場,成為一種“期貨”,這種標的物的價值不僅僅由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社會熱錢的流入也成為其很重要的決定因素。也就從那時起,“炒蒜”這個新詞匯出現在市場上。金鄉是全國最大的大蒜交易市場,每天大約有6000噸的銷售量,這里聚集了全國各地的蒜商,“炒蒜”客也瞅準了這個核心地帶,很多蒜商將蒜儲存在此。

  冷庫的從業者不僅為儲蒜者提供儲存服務,而且還多了一種盈利的方式,提供儲蒜資金。“我們將冷庫作為抵押物向銀行貸款,然后再將錢貸給儲蒜商,蒜商的大蒜便是抵押物,我們從中賺取利息。”孫先生除了自己種蒜之后,還開了一家冷庫,能儲存2300噸大蒜,他告訴記者,這些錢大部分都借給“炒蒜”的人使用。

  一位周姓老板就是位“炒蒜”者,在今年一月份以4.36元一斤的價格購買了500噸蒜,總價值450萬元,除了150萬是自有資金,剩下的錢通過貸款籌得。到了3月份,大蒜的價格漲到了5元多一斤,周老板判斷還會再漲沒出手。果然,沒過多長時間大蒜每斤漲到了6元多,可周老板依然沒賣。不料之后,大蒜的價格一直走下坡路,一度跌破5元錢一斤。最終,周老板擔心價格繼續下跌,以每斤4.1元的價格出售。“那時新蒜快要收獲了,再不賣或許賠更多,當時心里已經很恐慌了。”周老板說,當時加上利息和庫存費,賠了接近80萬。

  周老板的經歷,從業多年的孫先生已見得太多,因多種因素導致大蒜價格不穩定,虧得血本無歸或是月賺上百萬的人也是比比皆是。“我是一個很保守的人,風險太大了,這么多年來一直都沒有涉足過‘炒蒜’。”孫先生說。

  閑置資金進入 “炒蒜”直至交易末端

  大蒜每年收獲一季,并不是全國各地都能種植,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南等地,金鄉產區是全國的主產區,全世界也就十多個國家有條件種植。因此大蒜國內外的需求各占一半。

  金鄉縣大蒜產業信息協會楊桂華說,每年大蒜的產量是一定的,今年金鄉產區的儲存量為125萬噸,相比去年的154萬噸減少了近30萬噸,賣一點少一點。而且大蒜的價格受種植面積、天氣情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今年蒜價上漲,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主要原因是今年出現凍害,全國減產20%-30%,儲存量減少。”楊桂華說,現在融資渠道寬,部分閑置的社會資金進入大蒜市場;去年不少蒜商賺到錢,今年的收購熱情高,加之蒜農的人工成本增加等多種原因導致今年的蒜價上漲。

  “炒蒜”的人群很寬泛,指的并不是特定的人,無論是儲蒜商、經紀人還是開冷庫的人,在大蒜這條產業鏈上的從業者,只要有資金都可以進入這個市場,所做的便是大蒜最后的一個買賣環節。不同的是,儲蒜商是在收購季節拿貨,炒蒜是直接從冷庫里拿貨。

  在大蒜這個利益鏈條上,還活躍著這么一種職業,大蒜經紀人,也就是大蒜交易的中介。經紀人劉經理告訴記者,他們賺取的是買賣雙方支付的服務費,從地里收蒜時每噸收取40元的服務費,從庫里出的蒜每噸收取20元的服務費。

  在這一行業摸爬滾打已經有10年時間的劉經理顯然對自己的市場判斷很有自信。“我不僅為買賣雙方提供貨源信息,也參與‘炒蒜’,基本上每次出手都沒有失誤過。”

  信息不對稱

  價不穩咋破

  為破解大蒜信息不對稱、價格不穩定等問題,金鄉縣成立了大蒜指數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編制發布“中國·金鄉大蒜指數”,指數體系包括“金鄉大蒜價格指數”、“金鄉大蒜生產者效益指數”、“金鄉大蒜出口價格指數”、“金鄉大蒜儲存量指數”、“金鄉大蒜景氣指數”等大蒜指數。

  為了保障蒜農的利益,從2015年開始在政府主導下,大蒜可以入保險。根據過去三年大蒜平均生產成本,確定了大蒜目標價格為每斤1.73元,保費為250元/畝,投保農戶只需承擔50元,其他的由各級政府承擔,最高理賠金額可達每畝2500元。如果6月至8月大蒜集中上市期每斤低于1.73元,保險公司將給予差價補償。

  “消費者對大蒜的價格存在誤區,自2011年以來,大蒜長時間的低價位運行被消費者視為正常,而把4.5—5.5元/斤正常價格的回歸視為炒作,按照目前種植成本、庫存成本及考慮貯存企業、收購商、蒜農三方收益來測算,大蒜價格在4.5-6.0元/斤較為合理。”金鄉縣商務局大蒜產業辦公室主任孫海瑞說,大蒜是生鮮農產品,必須低溫儲存,應區別于其他農產品,而不能簡而化之視之為囤積行為,貯存企業、收購商和蒜農為利益共同體,蒜農、蒜商、儲存商都有收益才能使大蒜產業健康發展,雖然個別儲存商低價位采購高價位賣出,確實存在暴利,但并不代表整個大蒜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