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12月6日訊 (YMG記者高少帥)“先照后證”簡化了審批手續和流程,方便了市民業務辦理,但如何科學監管同樣重要。昨日,從市政府辦公室傳來消息,煙臺日前正式印發實施《關于“先照后證”改革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實施意見》。
實行審批事項目錄管理制
煙臺提出,將建立并實行行政審批事項目錄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目錄。目錄以外的,一律不得作為市場主體的前置審批事項。除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外,一律不得通過備案等方式實施變相前置審批。
規范與工商登記相關的行政審批行為。經營者從事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目錄中事項的,應依法報經相關審批機關審批后,憑許可文件、證件向負責企業登記注冊的工商、市場監管部門申請登記注冊,工商機關按照許可文件、證件核定經營范圍,核發營業執照;經營者從事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目錄外事項的,直接向工商機關申請登記注冊,工商機關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核定經營范圍,核發營業執照。重點建立、完善協同監管機制,實現相關部門間審批和監管信息共享,依法查處有照無證的違法經營行為,實行“寬進嚴管”。
年前完成政務服務平臺建設
下一步,煙臺將厘清職能部門市場監管職責,實施工商登記后置許可事項“雙告知”制度。各縣市區要將工商登記后置許可事項“雙告知”目錄納入政務服務平臺管理。依托各級政務服務平臺,建立同級部門間的“雙告知”信息推送、信息認領和監管信息共享機制,實現相關信息的自動抄送、認領和反饋。2016年年底前,完成各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實現全市與全省政務服務平臺互聯互通。
工商機關嚴格履行“雙告知”職責。在辦理登記注冊時,各級工商機關要根據《煙臺市工商登記后置許可事項“雙告知”目錄》,告知申請人需要申請審批的經營項目和相應的審批機關,并由申請人書面承諾在取得審批前不擅自從事相關經營活動。在辦理登記注冊后,各級工商機關要運用信息化手段,對經營項目的審批機關明確的,將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信息通過本級政務服務平臺及時告知同級相關審批機關;對經營項目的審批機關不明確或不涉及審批的,以及《煙臺市工商登記后置許可事項“雙告知”目錄》公布前登記的市場主體,工商機關要將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信息及時在本級政務服務平臺上發布,相關審批機關或行業主管部門應及時查詢,根據職責做好后續監管工作。
建立跨部門失信懲戒機制
根據要求,煙臺將建立跨部門聯動響應和失信懲戒機制。對違法市場主體加大行政處罰和信用約束力度,依法實施吊銷營業執照,吊銷、注銷、撤銷許可證,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等懲戒措施。2016年年底前,建立健全跨部門聯動響應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嚴格落實國家有關部委和行業主管部門共同簽署的系列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名單、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行賄犯罪檔案等失信主體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
煙臺還將強化工作督促檢查。在市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領導小組領導下,商事制度改革組負責對本意見落實情況的統籌協調、跟蹤了解、督促檢查、考核通報,確保改革后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市審計局將加強對意見落實情況的跟蹤審計,加大對履行法定職責等方面的審計力度,促進“先照后證”改革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各項改革政策落實到位。
來源:水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