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煙臺市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煙臺市大中專院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的意見》,要求具備條件的大中專院校體育設施對社會開放,根據體育設施的功能和特點實行免費或適度有償收費的開放方式,于明年年底將符合條件的大中專院校的開放率上升至100%。
有免費有收費,優先向周邊社區開放
意見要求,“大中專院校要創造性地實施體育設施的對外開放”,達到這一標準后將被給予典型示范推廣和經費獎補。
那么,大中專院校的體育設施究竟該怎么具體開放呢?意見要求,應當根據體育設施的功能、特點向社會開放,室外乒乓球臺、足球場、網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門球場、排球場、健身路徑、健身廣場和田徑場跑道等設施應免費向社會開放,體育館、大學生活動中心(俱樂部)等室內體育健身鍛煉設施實行適度有償對社會開放。
在開放范圍上,優先向周邊社區開放,對企事業單位組織的各類運動會優惠開放。具備開放條件的大中專院校應當在教學日早晚(晨練)時段、雙休日、國家法定節假日、全民健身日和寒暑假期間向社會開放體育設施。尚不具備向社會開放條件的,應當及時改進完善,使其具備開放條件。向社會開放的體育設施應當對兒童、學生、殘疾人、老年人和軍人優惠開放。
要向社會公布,優秀院校將被表彰
在管理方式上,意見要求各大中專院校根據實際情況,采用自行管理、與社區(村)合作管理、委托專業機構管理等方式,開展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工作。鼓勵對具備開放條件的體育設施進行升級改造,設置獨立的通道進入體育設施區,優化管理結構,提高現有體育設施利用率。
同時,大中專院校還應向社會公布開放情況。建立體育設施信息服務平臺和體育設施節假日開放情況發布制度,除不可抗力外,因維修、保養、安全、訓練、賽事等原因不能向社會開放或者調整開放時間的,應當提前7日向社會公示。對于開放過程被評估為優秀的大中專院校將進行表彰并授予“全民健身示范單位”稱號。意見的出臺,意在敦促大中專院校積極搭建體育合作交流平臺,形成體育交流互動機制。科學制定大中專院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計劃,努力實現大中專院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全覆蓋。(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