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2日

  “濟南市章丘區”

  今天就將正式亮相!

  12月16日,市委十屆十三次全體會議召開,市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提到:“章丘撤市設區即將正式掛牌”。

  今天下午兩點,濟南市委市政府將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章丘撤市設區的具體事宜!

  喊了10年、傳了N次,被坊間評為2016濟南震驚國內外十件大事之一的章丘撤市設區,也終于將要塵埃落定了!

  章丘撤市設區幾大利好

  1。規劃將納入濟南市城市總體規劃

  地區的發展布局、招商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都將納入整個濟南市的規劃;

  鄉鎮變為街道,有些農村變為城市社區。

  政府的自治權將大幅弱化,財稅上繳比例也將增加。

  2。原先的區域功能可能要重新規劃。

  3。老百姓在醫保、社保、教育、最低工資等方面,都將享受濟南市區待遇。

  4。發展用地將會有質的變化,將獲得更多的產業用地,新區的發展將會加速,房價也會隨之上漲。

  但是影響最大見效最快的還是交通方面!

  在撤市設區之后,章丘將納入濟南市交通體系,目前軌道交通規劃設計已經啟動。

  此前,由于章丘是縣級市,章丘和濟南之間建設軌道交通那還屬于城際軌道交通。而在章丘撤市設區后,就要納入整個濟南市的交通體系。

  站在更大的維度上看,章丘撤市設區的意義更大。有專家就表示,身處濟南連接淄博和萊蕪甚至濱州的融接區域,章丘也是這三市連接濟南的連接點,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非常明顯。章丘的撤市設區,既為周邊城市進一步對接濟南提供了支撐,也為濟南的發展打開了空間。

  撤市設區后,章丘市能夠成為濟南的次中心。“濟南和萊蕪之間,章丘正好處在連接處,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城市之中,章丘和淄博、濱州、萊蕪、泰安接壤,可以說章丘是濟萊協作的橋頭堡,這是章丘最大的區位優勢。”章丘市發改委一位相關負責人曾表示。

  章丘撤市設區已有十年歷程

  2006年,章丘市首次向濟南市政府提報章丘市撤市設區的請示;

  2013年,章丘市再次向濟南市政府提報章丘市撤市設區的請示,經市政府、省政府同意后報國務院備批;

  2013年8月30日,山東省政府發布的《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規劃》中,正式規劃將章丘市“撤縣設區”;

  2015年8月25日,章丘市部分行政區劃的調整申請得到了山東省政府的批復,撤銷5個鄉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街道辦事處,章丘市區從原來的6個街道辦事處一下擴展到11個街道辦事處,城區面積擴展了近一倍;

  2016年4月1日,章丘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了《關于撤市設區工作的決議》,“加快建設章丘次中心,推進章丘撤市設區”寫入章丘市的“十三五”規劃綱要;

  2016年4月22日,濟南市委召開了十屆十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關于章丘撤市設區工作的決議》。

  山東已有9個“縣改區”

  民政部相關信息顯示,自2001年,山東設立濟南長清區以來,一共“縣改區”9個,涉及濟南、青島、濟寧、威海、濱州、德州、菏澤、東營。他們分別是:

  2001年,撤銷長清縣,設立長清區

  2012年,撤銷老黃島區、膠南市,設立新黃島區

  2013年,撤銷兗州市,設立兗州區

  2014年,撤銷文登市,設立文登區

  撤銷沾化縣,設立沾化區

  撤銷陵縣,設立陵城區

  2016年,撤銷定陶縣,設立定陶區

  撤銷墾利縣,設立墾利區

  撤銷章丘市,設立章丘區

  不難發現,近3年來,山東“縣改區”動作幅度尤其大、頻次尤其高。不僅山東如此,長三角核心區域的上海、南京、鎮江、無錫、常州、蘇州等六大城市以及在全國范圍內的北京、廣州、深圳、天津、武漢等城市都已無“縣”的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