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青島市年末土地拍賣大幕拉開,位于青島市區的四幅地塊率先拍賣。其中兩宗位于市北區新都心的地塊由于面積較大、位置極佳,遭到房企“瘋搶”,分別經過497輪和288輪廝殺報價,超過最高限價11900元/平方米觸發熔斷機制,網上交易終止。專家預計,若沒有熔斷機制,該區域地塊樓面地價或將沖到15000元/平方米以上。
位置好、面積大
買家激烈廝殺497輪

27日上午開始,位于市北區新都心的原市北區爐具廠搬遷A地塊、B地塊先后啟動拍賣。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土拍政府首次實施“熔斷”機制,地塊設最高限價,限制土地不合理競拍。當競買報價達到或超過最高限價時,報價無效,出讓人將終止該地塊的網上拍賣出讓活動,土地出讓不成交。
其中,A地塊土地面積26397.9平方米,約合40畝,包括出讓和劃撥兩部分。出讓部分土地面積23507.3平方米,容積率3.2,起始樓面地價5815元/㎡,起拍總價約4.37億元。B地塊土地面積10435.4平方米,約合16畝,包括出讓和劃撥兩部分。出讓部分土地面積5345.4平方米,容積率3.0,起始樓面地價5840元/㎡,起拍總價約1.46億元。
兩幅地塊均位于市北區新都心板塊,面積相對較大,附近有多家大商場入駐,聚集眾多新興住宅小區,地段價值極佳,受到開發商較高關注。
拍賣中,A地塊共吸引到10家開發商報名競買。最終經過497輪長達三個小時的激烈廝殺,最高報價達到11905元/平方米,超過最高限價11900元/平方米,觸發“熔斷”機制,網上交易終止。交易系統顯示,將退還競買保證金并另行組織網上交易活動。
B地塊的拍賣同樣激烈,共吸引到11家競買人報名。在經過288輪競價后,11900元/平方米的報價同樣達到最高限價,觸發“熔斷”機制,網上交易終止。
流拍土地咋處理
或引入“搖號”程序
12月7日,黃島區國土資源和房管局發布土地出讓公告,月底將拍賣7宗土地。公告提出:“按照價高者得原則確定競得人,溢價率達100%以上視為不理性競拍,系統自動流拍。”這是青島土地市場首次采用“熔斷”機制。
20天后,青島市北區的兩宗地塊首觸“熔斷”機制。
青島樓市專家張百忍分析,該地塊周邊二手房價格已達到20000元/平方米左右。拍賣過程中,達到熔斷的最高限價時,仍有三四家開發商在報價,說明開發商們仍有意愿繼續提高報價。
“若沒有熔斷機制,各家房企真刀真槍硬拼的話,該區域地塊樓面地價或將沖到15000元/平方米以上。”張百忍說。
張百忍介紹,土地市場采用“熔斷”機制是借鑒了南京等城市的做法,表明政府的態度,讓市場冷靜下來,即防止地王出現,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專家分析,青島市區土地十分搶手,28日,青島仍有熱點地塊拍賣,幾十家開發商瞄準這些土地,只要存在利潤空間,開發商就會不斷加價,預計最終超過最高限價、出現熔斷的可能性較大。
流拍的地塊下一步如何處置?張百忍介紹,根據南京的經驗,南京土拍熔斷機制實施地價封頂+搖號新規則。當網上競價達到最高限價時,仍有兩家以上單位繼續競買的,所有開發商必須參加現場“搖號”程序,聽天由命求“中獎”。搖號產生競得者,并在最高限價基礎上附加一個加價幅度作為成交價。
新聞背景:
地王出房價瘋青島房價也漲漲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青島市國土部門獲悉,當前青島市房地產市場以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為主,受城市配套、生活設施、發展規劃等因素影響,部分熱點區域房價上漲壓力較大。2017年,青島市將加強土地市場源頭管控,保證住宅用地充足供應;合理設置土地競買條件,防止產生新“地王”。
回顧今年青島樓市,7月20日,市北區宜昌路16號以12520元/平方米的樓面地價成交,四川藍光和駿實業有限公司成為贏家,溢價率高達203.88%。9月19日,高新區一住宅地塊以6852元/平方米的樓面地價、超過300%的溢價率成功被北京融創“收入囊中”。
專家介紹,“面粉貴于面包”的“地王”,短期內對周邊房價推動作用非常大。自去年12月以來,青島房價連續11個月出現環比上漲。從數據看,今年上半年青島房價平穩、溫和性上漲,下半年開始漲幅有所擴大。
“地王”的出現掀起了周邊項目的漲價潮。在高新區,“地王”帶動房價上漲作用也很明顯,上半年周邊樓盤均價七千至八千元,“地王”出現后,周邊售價開始破萬,甚至有的高達一萬三千元左右。此外,整個青島房地產市場也開始“沸騰”起來,置業顧問向購房者介紹樓盤時,都會提及“地王”的誕生,連高新區地塊都含金量十足,青島主城區樓盤就更沒有不漲價的道理。例如,今年李滄區東部樓盤平均售價在每平方米一萬兩千元,到了下半年已漲到了一萬五千左右,該區域某樓盤售價甚至高達一萬八千元。
而到了10月,青島市多部門聯合開展房地產市場交易秩序檢查,市場恐慌情緒開始緩解,買賣雙方的心理有所變化,對青島樓市有一定降溫作用,房價回歸穩定狀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呂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