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月16日,濟南市城市更新局成立,濟南的城市更新工作進入一個新階段,由單純大拆大建逐漸向有機更新轉變。2017年,濟南將做好舊住區、舊廠區、舊院區的改造以及歷史文化遺產、工業遺產、歷史街區的保護性開發,改造提升6條樣板街道,整治177個老舊小區,注重更新過程中的新舊聯動和文脈傳承,打造“城市更新+”理念。
明年53個項目開工
整治177個老舊小區
最近,濟南市城市更新成果展在龍奧大廈展出,圖文并茂,通過詳實的數據總結了今年濟南城市更新取得的成績。到目前為止,濟南已經提前超額完成了省棚改任務,截至10月份,54個省棚改計劃項目已全部開工,實際開工49448套,占全年計劃的109.39%。
今年工作已經接近尾聲,明年的城市更新工作依然值得期待。今年6月16日,濟南市城市更新局成立,這標志著濟南的城市更新工作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城市更新的理念和工作方法正在逐漸轉變。
記者從濟南市城市更新局了解到,在即將到來的2017年,濟南的棚戶區改造力度和規模將進一步加大。“全市已納入省級棚戶區計劃改造項目共計53個,涉及城鄉居民45698戶。”城市更新局負責人透露,與2016年相比,改造規模進一步加大。
其中,今年棚戶區改造的亮點之一在老舊小區整治改造方面,2017年濟南市計劃整治改造老舊住宅小區177個,總建筑面積560萬平方米,將惠及居民7.9萬戶。
在實施老舊小區整治改造的同時,將力爭實現與通信線路、廣電、水、電、暖等改造同步進行,避免重復施工,提高整治效果,并將老舊小區整治改造納入規范化、長效化的軌道。如此一來,濟南的老舊小區將改頭換面,迎來春天。

提升街道景觀
打造6條樣板街
2017年,濟南市的街道更新提升工作也將提上日程,記者從濟南市城市更新局了解到,明年市區內有6條街道將進行全面更新提升,打造全市街道更新提升的示范項目和樣板工程。這意味著,城區街道迎來更新提升元年。
“我們希望通過提升街道景觀環境、完善街道功能,進一步提高城市品位和形象。”城市更新局的一位負責人表示。
目前,濟南市已經成立了市街道更新提升辦公室,并到杭州、上海、成都等地學習取經,為后期制定完善街道更新提升工作方案、工作推進機制以及正式開展街道更新提升試點做好準備。
“前不久,上海公布了《上海市街道設計導則》,要打造‘安全、綠色、活力、智慧’的街道,”更新局的一位負責人說,“我們也從中吸取經驗,為濟南街道改造提升探索新路。”
根據初步制定的街道更新提升實施方案,城市更新局將牽頭對大緯二路(濟濼路小清河以南段─緯二路─英雄山路二環南路以北段)進行更新提升。同時,歷下、市中、槐蔭、天橋、歷城五區將在各自轄區內選擇一條商業、文化氣息濃厚的街道進行更新提升。
此次提升街道,一方面要更新沿街建筑立面,另一方面要優化公共活動空間,這也正反映出濟南城市更新理念的轉變,不再是單純的拆建,而是注重城市的有機更新。
其中,更新沿街建筑立面,將著重規范建筑外立面的建筑符號、外立面材質、建筑色彩等內容;對建筑底層立面的門面裝修、櫥窗等進行統一設計;做好夜景照明設計,塑造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的特色夜景;規范廣告、牌匾標識,營造濃郁的商業氛圍;按照色彩協調、簡潔現代的原則,進行樓頂面更新提升設計。
優化公共活動空間,則將通過設置步行和慢行空間,提升綠化景觀環境;在條件允許的路段和節點增設接頭休閑場所、形式靈活的小游園,構筑開放空間系統,創造充滿活力的街道生活體驗;以沿街商業樓、商業綜合體類建筑為重點,增加室外休閑交流空間,突出街道特色;突出歷史文化特色,結合歷史文化設置雕塑小品等歷史文化游憩點,傳承歷史文脈。
注重新舊聯動和文脈傳承
舊廠房打造新文化園
日前,《濟南市棚戶區改造規劃(2016-2020)》通過了專家論證會,濟南成為山東省首個出臺棚改五年規劃的城市。在規劃中,濟南未來五年的城市更新工作將由局部拆建發展到有機更新,這體現了棚戶區改造的大趨勢。
近些年來,濟南的不少舊廠房已經變身文化創意園。2015年5月,位于英雄山路159號、占地77畝的星工坊影視文化產業園正式落戶市中區,這個項目就是依托舊廠房、舊倉儲、舊大樓所建立的。類似的項目還有原重汽離合器廠,也變身為“LOFT濟南·慢生活”產業園。
在以往的觀念中,棚改工作就是拆除舊的,建設新的,但是現在這個理念已經得到扭轉,舊的建筑不一定拆除,還可以保留翻新,發展再利用。
根據規劃,濟南未來五年城市更新的對象除了舊住區外,還有舊廠區、舊院區。不同的改造對象,改造方式也有所不同,具體來看,將對危舊建筑、棚戶區、城中村進行整體改造;對可再利用的舊設施、舊建筑進行功能提升;對歷史文化遺產、工業遺產、歷史街區實施保護性開發;對特色空間、特色街道、公共空間、生態空間、特色城中村實施微改造、微更新和綜合整治。
而在運作實施階段,未來也將注重單元統籌和片區統籌。其中,對零星棚戶區可以搭配周邊舊廠區、舊院區,要肥瘦搭配,捆綁開發;對空間相鄰的城中村進行整村改造,多村整合。

從大拆大建到有機更新
濟南迎來“城市更新+”時代
縱觀明年的工作規劃,可以發現濟南的城市更新理念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濟南市城市更新局的負責人介紹道,2007年之前,棚改工作主要進行局部拆建,改造方式是單獨運作,拆除重建。“以前以拆為主成為各地城市舊區改造的唯一模式。這種模式如不轉變,會造成對城市文脈、社會結構的破壞和歷史文化記憶的喪失。”濟南市城市更新局負責人說。
而現在,理念正逐步扭轉。“通過‘城市更新+’,做好舊住區、舊廠區、舊院區的改造以及歷史文化遺產、工業遺產、歷史街區的保護性開發。”該負責人表示。“城市更新是城市發展的理念,棚改舊改只是城市更新的一種手段和形式,城市更新的方式是多元化的。”
濟南成立城市更新局后,該局的工作人員也多次前往廣州、深圳等地取經,學習當地的優秀經驗。“廣州城市更新局已經做了很多成功的項目,他們提倡微更新、微改造,值得我們學習。”更新局一位負責人表示。
在此基礎上,今年濟南的城市更新工作將遵循“城市更新+”的理念。“在總結2016年工作的基礎上,我們要摸索出更適合濟南的棚改路子。”濟南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濟南市城市更新局)劉勝凱說,“城市更新+”,不僅僅有棚改的對象,還包括了棚改的理念和內涵。未來棚戶區改造過程中突出有機更新,從以拆為主轉變為保留維護、整治改造和拆除重建相結合。”
“通過棚改方式的改變,城市更新主要實現六大目標。”劉勝凱說,在改善人居環境、完善城市功能的基礎上還要傳承城市文脈、引導產業升級以及提升城市形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魏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