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下午6點多,隨著夜幕降臨,濟南街頭的氣溫驟降到了零下4度左右。在順河西街市法院附近,一名男子騎車突然摔倒在地,路人紛紛上前救助。此時,一名男青年騎車路過,他對倒地男子緊急進行心肺復蘇并做人工呼吸,救護車到來后,悄悄離開。

  這感人一幕被齊魯壹點粉絲“錦上添華”拍下并發到情報站,經過齊魯壹點報道,很多人都在尋找施救的男青年。經過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男青年是齊魯醫院的年輕醫生仲偉營,他一再強調自己做的不算什么,得知倒地男子不幸去世,他說“救回人命才是最好的結果”。

  見男子倒地昏厥

  撥開人群為他號脈

  27日傍晚6點左右,一名中年男子騎著電動車在濟南順河西街與經二路交叉口西側的人行輔道行駛,駛至路口北側大約30米的位置時,突然連人帶車摔倒在地上。車上帶著的蔬菜水果散落一地,人雖然沒有明顯外傷,但當時就昏厥在地,沒有了動靜。

  陌生人倒地,扶還是不扶?一道考題擺在很多人面前。男子倒地位置臨近華聯超市,南邊不遠就是居民小區,時間又剛好趕在下班點,人流量很大。

  很短的時間內就有人來了,有人圍在周邊防止二次傷害,有人立即撥打了報警電話,一位老太太擔心地上涼,在男子頭下墊上了衣物,還有人上前刺激男子的人中。

  這一幕發生后,身在現場的齊魯壹點粉絲“錦上添華”當時就被感動了,她拍下照片上傳到了齊魯壹點情報站。“一堆人圍著傷者,派出所民警也趕到了現場,大家都很焦急。”“錦上添華”說,“我感覺自己瞬間被激發了,在現場甚至忘卻了寒冷,只想著120急救人員趕緊到來。”聽到民警問“大家有沒有懂醫的,趕緊過來幫看看”,她也緊張地四處張望著,期待醫生或者急救車的出現。

  中年男子倒地已經過去幾分鐘的時間,依舊一動不動,臉色發白,瞪著眼睛。此時,一名騎著自行車,戴眼鏡的男青年到了現場。他一只手撥開了人群,另一只手扶著自行車,順勢蹲在地上為男子號起了脈。

  “我估計他是個醫生,舉手投足都顯得很專業。”“錦上添華”說,號了一會兒脈,男青年迅速為倒地男子做起了心肺復蘇,一名年輕的姑娘和一位老太太也在幫忙。做心肺復蘇的同時,男青年還為男子做了人工呼吸。

  救援持續著,一直過了10分鐘左右,急救車來到了現場,“錦上添華”和在場眾人都松了一口氣。急救人員對男子采取了急救措施,把他抬上了急救車,快速駛往醫院。

  然而,就在大家目送急救車離去的空當,救人青年悄悄地離開了現場。

  三人施救等來救護車

  之后悄悄離開

  “這個好小伙兒,必須找到他,讓我們都感受感受他身上滿滿的正能量。”被男青年感動的不只是壹粉“錦上添華”。

  從27日晚到28日,經過齊魯壹點報道,陌生青年救助傷者的故事感染著越來越多的市民。大家紛紛留言為他的善舉點贊,希望快點找到他。與此同時,熱心市民也關注著倒地男子的治療情況,關心著他是否恢復健康。

  事發地點臨近濟南市中區公安分局魏家莊派出所,當晚,民警也趕到現場參與了救援。“主要是小伙子和一名姑娘、一位老太太在施救,他們三個都很專業,我們就是在一旁維持秩序,幫點小忙。”民警李明介紹,他們是在傍晚6點03分接到報警,很快就趕到了現場。

  “太難得了,小伙一點沒有顧慮,跪在冰冷的地上對傷者做心肺復蘇,還做人工呼吸。”李明說,救援一直持續到急救車來到,有10多分鐘的時間。因為忙著幫醫護人員抬傷者,民警也沒來得及詢問三名救助者的信息。等到傷者被送上急救車離去,三人已經沒有了蹤跡。

  在傷者隨身攜帶的小包里,民警找到了他的聯系方式,并與其家人取得了聯系。男子姓馮,現年53歲。事發地周圍的監控視頻顯示,事發時馮先生并未與車輛、行人發生接觸,是自行倒地,很可能是因為疾病突發導致摔倒。馮先生的家人也說他的確有心臟病和糖尿病。

  “送上急救車時,馮先生還是一動不動的,沒有反應。”李明說,當天晚上,他們從馮先生家人處得到消息,他被送到了齊魯醫院救治,通話時醫院還在搶救。遺憾的是,經齊魯醫院確認,馮先生最終沒有被搶救過來,當晚離開了人世。

  他一再說沒什么

  遺憾沒有把人救回來

  就在很多人尋找救人青年時,在齊魯醫院內,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醫院內部多個工作群里,都在討論著神經外科年輕醫生仲偉營主動施救,在27日晚為暈厥男子做心肺復蘇的事。

  “昨天救人了,不錯!”同事們說著就豎起了大拇指。面對同事們的贊揚,四年前從四川華西醫科大學畢業,現年33歲的仲偉營反倒靦腆了起來,一再說沒什么,只是做了一個醫生應該做的。

  當記者輾轉聯系到仲偉營,他反反復復說著,“太遺憾了,最終也沒有把人救回來,救回人命才是最好的結果。”

  據了解,仲偉營家就住在附近,當時他剛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騎著自行車經過事發地點,剛開始以為是發生了交通事故。看到有人倒在地上,仲偉營很快停下車趕過來幫忙。

  “沒時間想什么,也沒什么害怕的,我是醫生嘛。”仲偉營說,經過檢查,他發現馮先生當時已經沒有了脈搏,瞳孔也有些放大。救人如救火,顧不上跟周圍市民交流,他就跪在地上為馮先生做起了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

  “有個年輕的姑娘和一位老太太也一直在救助,她們應該是經過培訓的,動作很專業很到位。”仲偉營再次說他只是做了應該做的,當晚在急救車趕到后,他沒有跟一起救援的兩人打招呼,就匆匆離開了現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