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錢拉客,團購平臺已成同行間價格戰的戰場

  除了提點較高外,讓這些商家下定決心與美團“決裂”的另一個原因是,商家們認為美團缺乏一個合理的價格監管體系。“在這個平臺上,美團劃定了一個最高的價格線,所有KTV定價都不能超過這個線。”王鴻詠說,如果大家都按照這個最高線來執行,和那些剛開的新店比起來,多年的老店幾乎沒有了生存的空間,所以老店為了吸引顧客,只能以更優惠的團購價格去招攬客人。

  “久而久之,這個行業就形成了惡性競爭。”最先下決心退出美團的好樂迪沂南店負責人孫陽給樣哥算了一筆賬,像他們這種中型以上的KTV每天的運營成本最少也要5000多元,臨沂市區同等規模的店至少也得8000元。但是因為同行在團購平臺大打價格戰,團購價格一降再降,去年上半年有一段時間甚至出現了3元歡唱三小時的活動。“每小時1元錢,別說其他成本,但電費成本都不夠。”孫陽無奈地說。

  也許是意識到這種經營存在問題,去年美團針對臨沂市KTV團購價格作出了調整,市區白天場為29.9元/3小時,晚間場為45元/3小時。不過即使這樣,包括葉華、孫陽在內的諸多KTV老板仍覺得賠本。

  臨沂市KTV協會秘書長高進說,他在蘭山區有一家100余個房間的KTV,即使每晚這100個房間都爆滿,一晚上下來也才收入4500元,還不足每天運營成本的一半。

  之前誰都不肯先放棄團購,為了縮減成本,KTV老板們只能從裁員開始。“我們高峰時一家店有60多個員工,而現在只有17個人,以前每家店標配兩個網管、兩個電工,如今這些活都由一個人挑。” 坐落在臨沂市蘭山區中心商圈的芭緹亞KTV店長孫鳳民告訴樣哥,受團購的沖擊,夜場時過去是一個服務員服務兩三個房間,現在是一個服務員服務六到七個房間。而且為了節省成本,店里白天場只安排一個服務員,服務所有包廂。

  不過,自從美團下線后,這些KTV老板的生意也開始逐漸好轉。以葉華的“臺北純K”為例,下線的這一個星期,臺北純K每天的營業額上漲了3000元。“當我們都停止惡性競爭,從以往的價格競爭轉為服務品質競爭時,企業才能真正發展起來。”

  停止了團購后,好樂迪沂南店的老板孫陽正在盤算著春節之后就停業施工。“大家今后不打價格戰了,都靠服務和音箱的品質了,我還是對這個行業有信心。”孫陽笑著說。(轉載請注明來源并轉載包括二維碼在內的所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