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需要錢嗎?”“需要”“你有抵押物去抵押嗎?”“沒有”“你的產品好嗎?”“當然好,投資100萬很快可以掙300萬,但是沒有人給我們投資”……這是山東省政協住澳門委員、澳門山東聯誼會會長、澳門名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碩文在調研大陸20家民營企業時與他們的對話。2月7日晚,山東省委統戰部召開省政協住港澳委員座談會,謝碩文通過自己的調研提出建議,希望減除、解決外資企業在山東的投資限制,給予外資企業到山東投資享受跟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一樣的待遇,激活山東經濟。
在2月7日晚山東省委統戰部召開省政協住港澳委員座談會時,山東省政協住澳門委員、澳門山東聯誼會會長、澳門名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碩文在會上提出了上述建議和要求。
謝碩文說,目前,山東跟全國一樣,發展受到制約,經濟增速放緩,中小微企業遇到很多困難,尤其在銀行貸款方面遇到一些困境,而他們需要大量的資金,增加投資規模,來突破發展中遇到的難題。
對此,謝碩文曾對大陸20家民營企業進行調研和對話。在謝碩文看來,山東的經濟需要大批外資來魯投資,促進山東的經濟增長,以填補現在經濟增長不足的空缺。在經濟轉型和經濟增長放緩期間,外資可以看做是一只“活水”。他建議減除、解決外資企業在山東的投資限制,給予外資企業到山東投資享受跟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一樣的待遇,并作為試點。
謝碩文舉了一個例子。很多企業在大陸進行投資時,需要先找一個親戚進行股權代持,然后通過變通引進資金,再進行投資,并且這種情況在很多行業都存在。他建議,解決外資企業在山東的投資限制,給予外資企業到山東投資享受跟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一樣的待遇,“如果允許外資企業設立投資性公司對中小企業進行扶持,很多企業不就活起來了嗎?”
建立新型政商關系就必須簡政放權,減少官員手中的審批權力。謝碩文建議在山東省內設立一個機構,由省政府牽頭,對各職能部門制約限制經濟發展的審批權限來一個“逐條過關”,進一步簡政放權,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對“過關”效果進行評價。希望山東能夠作為國內的先行試點,激活經濟。“做到這一點需要解決很多細節問題,而很多細節問題中央希望地方政府能夠主動提出來的。那我們就主動提出來,報到中央。”謝碩文說。
記者了解到,2016年山東省外商投資保持了較快增長,利用外資方式呈現多元化發展,外資并購取得新進展。2016年,外資以跨境人民幣方式出資111.8億元,增長96.3%,同比提升4.4個百分點。(記者 孔冠軍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