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生活日報刊發了濟南市國華印象別墅區依舊有業主在進行違法建設的報道。10日,記者再次探訪發現,不過兩日時間,有業主已將原有露臺全部封起。對此,高新區城管執法局在10日對國華印象別墅區的兩處頂風而上的違法建設進行了強制拆除。而下一步,對于違建業主不僅會進行房產凍結,還將會列入誠信黑名單,在出行、住宿上受到限制。
現場>>執法人員:別墅區容易出現違建
10日,記者再次來到了國華印象別墅區內。探訪中,記者聽到一處別墅內傳來了嘈雜的施工聲。走近發現,兩位工人正在別墅內進行室內的裝修工作。聊天之中,一名工人透露,“我們在這家干了有三四個月了,直到昨天一直是在別墅的南側二樓部分蓋陽光房,現在是上邊要求拆除,于是今天就停工不干了,改成做室內裝修了。”
隨后,記者又來到在7日探訪時發現違建的別墅三區,發現9號樓的102業戶已經基本完成了加建,二樓北側的露臺都已經封好,外墻也已經完成了裝修,并從三樓安裝了新的下水管道,看起來與原有的建筑風格并無相異。而在該別墅門前,正有兩名工人在裝沙子。
同樣,在六區的5號樓,相對7日的探訪,雖然沒有再進行新的加建,但南側的露臺也已基本成型,現場并沒有要恢復原貌的跡象。
“別墅區相對于別的小區更容易出現違建,業主更容易在別墅的露臺等地方加蓋。”在拆除現場,高新區城管執法大隊隊長欒君泉指著六區17號樓的露臺說,“你看這家別墅的小露臺,業主將露臺違章封閉加蓋,相當于只花了建材和人工費用就買下了這20平米的使用面積。”

60余名執法隊員對頂風違建強制拆除
針對生活日報在8日報道的國華印象別墅區依舊有業主進行頂風違建的情況,高新區城管執法局在10日出動60余名執法隊員,對別墅區內兩處頂風違建的違法建設進行了強制拆除。“這次拆的主要就是三區的7號樓104和9號樓的104兩處違建,共計約300平米,就是你們報道的兩處正在頂風而建的違法建設。”
9點20分左右,城管人員正準備對違法建設進行強拆時,一位違建業主來到現場對拆除表達了異議。“我們不是就封了個陽臺嗎,還是經過物業同意的。”對此,城管執法人員當即回應表示,“所有未經規劃部門審批的,都是違章建筑,昨天我們又下達了一遍拆除文書,你這破壞綠化的違建都是要拆除的。”
欒君泉告訴記者,整個國華印象別墅區共有80戶,完成各種交付手續的業戶有三分之一,其中入住的還不到十戶,但已發現有違法建設行為的就有十幾戶。“這些違建業戶總是這樣打游擊,我們只能進行強拆。”
到一小時,9號樓104別墅南側的加建露臺,和7號樓104別墅的西側及北側的兩處違法建設均被拆除。“拍什么拍啊,不都拆完了?”看到記者在現場拍照時,9號樓104的業主沖記者喊道。
分析>>違建屢禁不止,執法存在困難
國華印象小區物業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8日強制拆除的兩處違章建筑,物業人員在最初發現違建時便進行勸止,高新城管部門也在年前給他們下達了拆除通知,但一次次的通知書下達以及勸說,并未起到任何效果。“我們發現有違章建筑時就第一時間勸止業主,一般來說業主都不會理會我們,制止無效只能跟執法部門反映嘛。”
事實上,面對屢禁不止的違建,在執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我們多是通過巡查和物業、群眾的舉報發現這些違章建筑,制止不住就只能強拆。”高新區城管執法中隊隊長欒君泉無奈地說,“在強拆過程中業主大多不配合,有的業主甚至鎖著門在違章建筑中不出來,我們只能先搭梯子將業主帶出來再進行拆除。”
對于這些屢拆不止的違法建設,欒君泉告訴記者,今后除對違建者進行凍結房產外,下一步還會將其列入誠信“黑名單”。“列入黑名單后,出行、住宿都會受到限制。”
爭執>>業主:別墅設計不合理物業:違建才有安全隱患
采訪中,高新區城管執法大隊隊長欒君泉告訴記者,別墅的露臺和陽臺空間為業主加蓋墻壁等提供了機會。“封閉加蓋露臺大大增加了住房的可使用面積,業主用原房價的很小一部分就可以獲得更多的使用面積。”
而在針對部分業主反映的別墅存在先天設計不合理的問題,國華印象的物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也進行了回應。“我們這邊的建筑都是按照最初的建筑圖紙進行施工,建筑圖紙都要在建委備案,一切都是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的。部分業主如果說的露臺和陽臺等空間存在安全隱患是站不住腳的,鉆空子違章搭建才造成了安全隱患。”
(生活日報記者 高玉龍 實習生 許倩 張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