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法式可麗餅一般的薄餅上裹滿黃白相間的蛋液,刷上美味的醬汁,撒上辣椒粉和各種香料,鋪滿火腿和煎得金黃的面皮,再將其卷起。吃的時候,依然很燙,我幾乎沒法拿著它,只能換著手指捏著它,吃一口,滿滿的幸福,妙不可言……”這段話出自《紐約時報》美食專欄作家麗格雅·彌山之手。

  3月20日,《紐約時報》美食專欄還發表了一篇文章,專門介紹最近在紐約走紅的中國煎餅。

  這說的不是別的,我大山東煎餅果子就是了。

  他叫Truben Shorser。兩年前在上海工作,偶然吃到一位山東人做的煎餅,從此就對這款中國小吃欲罷不能……

  當好基友Tadesh Inagaki去上??赐麜r,煎餅則成了Inagaki幾乎唯一吃的食物!倆人對煎餅愛得深沉,在美國開煎餅店的想法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這家叫做Jianbing Company(煎餅公司)的小吃店。

  現在,他們不僅每天在自己的店里賣煎餅,還在周末把煎餅賣到了布魯克林的美食集市。因為在宣傳口號上寫了是“受上海街頭美食啟發的美食”,難怪被一些美國旁友誤認為煎餅是上海美食。

  煎餅在布魯克林美食集市上大受歡迎

  據說,他們每天能賣出幾百個。

  在紐約,共有五個店在紐約售賣煎餅,制作方法還真挺像可麗餅的。

  為了適應美國人的口味,中國煎餅除了在制作方法上保留中國傳統外,很多原料已經被“美國化”了。

  比如開在曼哈頓的老金煎餅,這些煎餅店的煎餅本身和天津煎餅沒什么不同,綠豆、面粉和大米粉做成的面糊糊,其中的奧妙在于加了一個雞蛋,當然了,食客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加倆蛋。餐廳老板布賴恩·戈德伯格非常享受這個打雞蛋的過程,他說,在面糊糊上打雞蛋簡直就像是書法一樣。

  然后加上可以按照食客選擇加入各種醬汁,除了傳統的甜面醬,還可以加在歐美中餐館常見的海鮮醬或者老干媽辣醬。

  雖然有了美國化的食材,但煎餅的制作工藝決不能馬虎。“老金煎餅”的戈德伯格對路透社的記者說,他們還專門從北京請來煎餅師傅為員工做培訓,為的是要讓紐約人也吃上正宗中國味兒。而煎餅公司的兩個小伙兒更是親自上陣,從中國學來了煎餅制作工藝,還確保關鍵調味料從中國進口。

  至于價錢嘛,在紐約,中國的煎餅也不便宜。煎餅公司家的基本款煎餅就要8美元(約合55元人民幣)一份,而老金煎餅的一份豪華款,就是普通的雜糧煎餅夾上烤豬肉、酥脆金黃外皮的烤鴨肉、用紹興黃酒浸泡過的雞絲、油炸餛飩皮和香菜的煎餅則能賣到15美元(約合103.5元人民幣)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