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濟南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誓師動員大會,動員全市上下決戰100天,以創則必成的信心、務實高效的舉措、決戰決勝的姿態,全面奪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最后勝利。十余載風雨創城路,今年到了關鍵時刻,為了讓市民生活更美好,為了實現古城蝶變,濟南拿出了戰則必勝的決心。

盼了十多年,這次志在必得
在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誓師動員大會上,省委副書記、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對今年創建工作的形勢用四個“十分”進行了概括:意義十分重大、形勢十分嚴峻、競爭十分激烈、時間十分緊迫。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忠林號召,全市上下迅速行動起來,以必勝的信心,決戰的雄心,臨戰的姿態,扎實的舉措,奮力實現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最終目標。
“志在必得,勢在必行,今年的創城工作上升到了空前高度,也下定了空前的決心。”親身經歷過多輪創文明城工作的基層街道工作人員田先生感觸頗深。
近年來,濟南積極開展了“六城聯創”工作,在國家衛生城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成功的過程中,城區環境面貌、交通秩序、管理水平、綠化美化、文明素質有了很大的提升,市民切實感受到了身邊發生的變化,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無疑是“六城聯創”的重頭戲,要求最高、難度最大、社會也最為關注。
對濟南來說,創城早已不僅是一項簡單的創建工作。2004年9月,中央文明委印發了《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試行)》,并于2005年9月命名、表彰了首批全國文明城市,濟南的創城之路從那時就開始了。
每三年一個周期,這是對一座城市文明指數的大考。濟南已歷經五屆、前后十多年,雖然付出了不少努力,但總是因為種種原因與這塊“金字招牌”失之交臂,可以說是“屢敗屢戰”。時至今日,創城已不單是一項工作,更寄托著全市上下堅持不懈、執著追求的夢想,也關系著這座城市和民眾的尊嚴與榮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一次,夢想距離照進現實只差最后一步。據了解,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周期為2015—2017年,前兩年進行年度測評,第三年進行綜合測評,三年成績按一定比例相加得出總成績,依據總成績確定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在過去兩年的文明城市創建中,濟南市綜合成績位于9個參與創建的省會城市第二名,搶占了先機。
“今年初,市委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納入‘453’工作體系,并簽訂了責任書、立下了軍令狀。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市兩會也明確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任務,這是必須兌現的莊嚴承諾。”責任書、軍令狀、必須兌現、莊嚴承諾……動員誓師大會上,王文濤口中這幾個沉甸甸的關鍵詞,道出了濟南市委、市政府對創城的決心和信心。
指標全面更新,不容絲毫懈怠
放眼各地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群眾稱贊的聲音是主流,可也不乏形式主義的微詞。這固然與各地創建的方法手段瑕疵有關,但亦與《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本身存在一定的問題有關。
創城走到了第五屆,人們對全國文明城市的認識更加深刻。今年4月初,中央文明委在張家港召開了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經驗交流會,中央文明委主任劉奇葆指出,創建文明城市不單是整治環境的“臟亂差”和提升社會文明程度,而是要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各方面的全面推進,促進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眾生活質量的全面提升,推動城市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目標的全面達成。
創城的內涵更加深化,目標更高了,本輪《測評體系》也進行了全方位修訂。測評體系圍繞政務、法治、市場、人文、社會文化、市民生活、社會穩定和生態環境建設設置了8大測評項目,測評內容突出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理念,標準更加簡明扼要,更具針對性和操作性。因此,今年的創城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老辦法、老經驗已經不能照搬照套。對濟南而言,盡管前兩年底子不錯,但是變數依然存在,絲毫不能放松警惕。
不合時宜的標準改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來了,想要摘得這塊牌子,越發困難。從創建任務看,新的《測評體系》包括3大版塊、12個測評項目、90項測評內容、188條測試標準,標準更細致、內容更具體。同時,測評體系還列出了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重大特大環境事件、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等30條負面清單,創建的“底線”和“紅線”不但更高,而且比以往更多。
創城絕對不是聽聽匯報、突擊布置就可以過關。從考核方式上看,按照《操作手冊》的要求,取消了往屆測評中整體觀察和聽取匯報兩種方式,同時,實地考察和問卷調查占到了整體測評賦分的60%以上。特別是在實地考察中,將以暗訪為主要方式,在問卷調查中,主要是隨機入戶和街頭訪問,比重也由原來的10%提高到了20%,測評的隨機性、偶然性因素更多,難度大。
臨門一腳,濟南絲毫沒有可以放松的資格。表面看,在前兩年的測評中,濟南取得了省會城市綜合成績第二名的優異成績,比第一名的烏魯木齊僅少0.2分,確實可喜可賀。但根據創建規則,前年和去年的成績僅分別占15%和25%的比重,今年的成績則占到了60%的比重。可以說成績的大頭是今年,工作的重點也是今年,今年的成績如何將直接影響到創建的成功與否。
問責機制啟動,加速城市蝶變
去虛、向實,這是當前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一大特色。“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會更加關注公平、正義、安全和文明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創建文明城市無疑是將濟南市的發展視角,從效率發展到了追求公平、正義、安全、文明的視角,這符合全世界市場經濟發展內在規律。”山東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張紅鳳分析。
“創建是為民、創建要靠民、創建不能擾民”,說到底,創城是讓老百姓得實惠。“創城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當前的拆違拆臨、建綠透綠、桿線整治、老舊小區整治、治霾治堵和食品安全城市創建等工作結合起來,做到統籌實施、齊頭并進,最終是為了城市更美好。”歷下區姚家街道黨工委書記馮毅說。
面對非常的創建,濟南推出了非常的手段。在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誓師動員大會上,王文濤從壓實責任、密切配合、嚴格獎懲、做好全民創建四個方面進行了部署,隨后各區、街道也迅速落地,推出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創建措施。
道路上有沒有占道經營、違規停車?社區樓道里是否張貼有小廣告?行人是否闖紅燈?交通是否有秩序?近期,濟南將組織首次創城模擬考試。
與以往不同,這次“一模”考試是真刀真槍、見肉見血。“一模”的測評對象為歷下、市中、槐蔭、天橋、歷城、高新區、南部山區所轄全部85個街道辦事處(鄉鎮)以及長清區、章丘區。
模擬考試還不僅僅是排排名次而已。根據通知要求,在各區測評排名中,將對排名位列第一位的進行獎勵,對排名末位的約談主要領導;在城區街道辦事處測評排名中,對排名位列前三位的進行獎勵,對排名末兩位的約談主要領導;對城鄉結合部地區鄉鎮測評排名中,對排名位列前兩位的進行獎勵,對排名末兩位的約談主要領導。
不僅市里有模擬考試,各區也要層層摸底落實。以歷下區為例,6月份,歷下區文明辦要針對全區開展模擬測評工作,測評排名結果在全區公布,成績計入年終重點工作考核。“要嚴格獎懲,對落實措施有力,完成任務較好的單位,進行大力表彰;對工作落后,特別是在最后的測評中丟分、丟丑且影響重大的單位,要嚴肅問責,并取消年底各項評優評先資格。”歷下區委副書記、區長謝兆村表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