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東高考語文題目出爐啦!

  根據率先走出考場的山東考生描述,今年又是一篇材料作文!

  材料大意:安徽合肥有一家24小時營業的新華書店。深夜,當大部分顧客離去,有一些人卻悄悄走進書店,在座椅上安然入睡。書店工作人員說,在這過夜的很多是拾荒者和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也有離家出走的人和在自習的學生,書店從來不驅趕任何人。

  談一下感受,自己命題,體裁不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尹明亮 陳曉麗 時培磊

  附:40年來歷年山東高考作文題目,還記得那年你考的啥不?

  2016年 備好的行囊

  材料作文:行囊已經備好,開始一段新的旅程。旅途漫漫,翻檢行囊會發現,有的東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暫時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準備,有的會一直伴隨我們走向遠方。。。

  要求:選準角度,自定利益,自擬題目,不少于800字。

  2015年 自擬題目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鄉間有諺語:“絲瓜藤,肉豆須,分不清。”意思是絲瓜的藤蔓與肉豆的莖須一旦糾纏在一起,是很難分辨的。

  有個小孩想分辨兩者的不同,結果把自家庭院里絲瓜和肉豆的那些糾結錯綜的莖葉都扯斷了。父親看了好笑,就說:“種它們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顧它們長大,摘下瓜和豆來吃就好了。”

  要求:①、選準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擬題目;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征鮮明。

  2014年 自擬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窗子就是一個畫框,從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見一幅畫面。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鬧,有人看到的是靜……

  2013年 為作家作品挑錯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來,素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咬文嚼字》開設專欄,為當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錯,發現其中確有一些語言文字和文史知識差錯。對此,這些作家紛紛表示理解,并積極回應。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誠懇地感謝讀者對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達了自己的謝意,他表示,請別人挑錯,可能是消除謬誤的好辦法。

  要求:1。選準角度,自定立意;2。自擬題目;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文體特征鮮明;4。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

  2012年 以孫中山箴言自擬題目

  惟我輩既以擔當中國改革發展為己任,雖石爛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敗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難而縮步。精神貫注,猛力向前,應乎世界進步之潮流,合乎善長惡消之天理,則終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2011年 《這世界需要你》

  請以“這世界需要你”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文體特征鮮明。

  2010年 自擬題目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

  ——列夫·托爾斯泰

  請根據閱讀后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擬標題;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征鮮明。

  2009年 見證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見證是一種經歷,也是人生、社會記憶的凝聚。在生命歷程中,我們見證了人生的悲喜、社會的變遷;在歷史長河中,許多人或事物又成為歷史的見證。

  請以“見證”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詩歌處,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征鮮明。

  2008年 “春來草自青”

  請以“春來草自青”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擬題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征鮮明。

  2007年 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

  請以“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擬題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選文體,且文體特征鮮明。

  2006年 閱讀下面這首詩,根據要求作文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總以為星星就是寶石,

  晶瑩,透亮,沒有纖瑕。

  飛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兒有灰塵、石渣,

  和地球上一樣復雜。

  這首詩可以產生不同的聯想感悟。請根據你的聯想或感悟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聯想或感悟要與整首詩的寓意有關;②、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2005年 雙贏的智慧

  皇帝造物,百工齊集。木工、石匠暗暗競賽。一天,木工師傅求勝心切,重責小徒弟。徒弟為了泄憤,把師傅的木尺偷偷銼短一分。結果根據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遠方進貢來的,無法在當地補充,皇帝必然為此震怒。木工師傅知道死亡臨頭而大哭。這時,石匠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把承托長柱的石墩的平坦墩面改為微微隆起,補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這樣,不但皇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墩設計,為中國建筑多增一分式樣。

  這則故事寓有中國人的處事哲理:別人的短處可以彰顯我們的長處,我們的長處也可以“承托”別人的短處,這樣彼此都有好處。推而廣之,這是一種競爭中的“雙贏” 的智慧,而這在現代社會中尤為重要。

  請以“雙贏的智慧”為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

  自主命題前:

  2004年 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

  ①、走你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丁)

  ②、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波蘭諺語)

  ③、應當耐心地聽取他人的意見,認真考慮指責你的人是否有理。(達芬奇)

  ④、相信一切人和懷疑一切人,其錯誤是一樣的。(塞納克)

  對各種說法,有人想:我該相信誰的話呢?也有人想:還是相信自己最重要。

  請以“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為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3年 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

  宋國有個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墻淋壞了。他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鄰居家的一位老人也這樣說。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富人覺得他兒子很聰明,而懷疑是鄰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韓非子》中的一個寓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時候,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系呢?是什么樣的關系呢?

  請就“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試題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襲。

  2002年 心靈的選擇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風雪。他深知不盡快找到避風處,非凍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經邁不開了。就在這時,腳碰到一個硬硬的東西,扒開雪一看,竟然是個快凍僵的人。登山者犯難了:是繼續向前,還是停下來援救這個陌生人?心靈深處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決定,脫下手套,給那人做按摩。經過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動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兩個人互相攙扶著走出了困境。也許不是人人都會碰上這種生死的抉擇,但是每個人卻常常遇到、見到、聽到一些觸動心靈需要作出選擇的事情。那時,我們大家是怎樣選擇的呢?又應該如何選擇呢?

  請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所寫內容必須在這個話題范圍之內。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襲。

  2001年 關于“誠信”

  有一個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到了一個渡口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七個背囊。渡船開出時風平浪靜,說不清過了多久,風起浪涌,小船上下顛簸,險象環生。艄公說:“船小負載重,客官須丟棄一個背囊方可安度難關。”看年輕人哪一個都舍不得丟。艄公又說:“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年輕人思索了一會兒,把“誠信”拋進了水里。寓言中“誠信”被拋棄了,它引發你想些什么呢?

  請以“誠信”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你的經歷、體驗、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編寫故事、寓言等等。所寫內容必須在“誠信”的范圍之內。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2000年 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在一次鼓勵創新的報告會上,有位學者出了一道題:

  四個圖形符號中,哪一個與其他三個類型不同?有人說圓形,因為圓形是惟一沒有角的圖形;也有人說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線構成的;又有人說半圓形也正確,它是惟一由直線和曲線組成的;最后有人說,第四個圖形也可以,因為它是惟一非對稱性的圖形。看來,由于標準和角度的不同,這四個圖形都可以作為正確答案。

  的確,世界是千變萬化的,疑問是層出不窮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問題的角度、對問題的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問題的答案不止一個的事例很多。你有這樣的經歷、體驗、見聞和認識嗎?

  請以“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這個話題的范圍是很寬泛的,只要與學者的這道題引發的思想感受有關,都符合要求;②、文體不限,可以記敘經歷,編述故事,抒發感情,發表議論,展開想象,等等;③、題目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1999年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隨著人體器官移植獲得越來越多的成功,科學家又對記憶移植進行了研究。據報載,國外有些科學家在小動物身上移植記憶已獲得成功。他們的研究表明:進入大腦的信息經過編碼儲存在一種化學物質里,轉移這種化學物質,記憶便也隨之轉移。當然,人的記憶移植要比動物復雜得多,也許永遠不會成功,但也有科學家相信,將來是能夠做到的。

  假如人的記憶可以移植的話,它將引發你想些什么呢?請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作文內容的范圍,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寫作時可以大膽想象,內容只要與“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有關就符合要求;②、題目自擬;③、除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由于年代相對久遠,1999年之前的作文題目只寫一個大概。如果讀者想了解某一年份詳細的作文題目,可以在文章下面留言,小編找時間給予補充,望大家理解。

  1998年 堅韌;我追求的品格戰勝脆弱(二選一)。小作文年:補寫《媽媽只洗了一只鞋》

  1997年 自擬題(社會調查分析,素材兩份,主線為“助人為樂”)

  1996年 ①、說明一篇;②、議論一篇(關于給六指做整形手術的兩幅漫畫比較,議論題為“我更喜歡”)

  1995年 ①、一段對話;②、一篇評論(素材為詩歌《鳥的對話》)

  1994年 嘗試

  1993年 廣播稿年:關于補課報酬問題

  1992年 ①、記敘;②、議論(關于社會公德問題,街頭雨中一景)

  1991年 ①、以圓形物體為本,寫一段想象;②、命題——選擇(“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辯論或議論)

  1990年 動作表情;②、肖像描寫;③、議論500字(素材為年:玫瑰園里的花與刺)

  1989年 “致青年同學的一封信”(關于報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惱)

  1988年 習慣

  1987年 自擬題(關于育民小學游泳訓練班的簡訊)

  1986年 “樹木·森林·氣候”(一段報道,副標題自擬)

  1985年 “致光明日報編輯部的信”(關于環境污染問題)

  1984年 一段報道,關于怎樣寫作文

  1983年 看圖作文年:①、說明一篇;②、議論一篇(漫畫《挖井》)

  1982年 命題年:“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981年 讀后感年:《毀樹容易種樹難》

  1980年 讀后感年:《畫蛋》(達·芬奇的故事)

  1979年 改寫年:“陳依玲的故事”

  1978年 縮寫年:“速度問題是一個重要問題”

  1977年 “我在這戰斗的一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