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進行為期四天的采訪,每天在大街小巷步行約30公里,采訪多個政府部門,最大的感受就是,鄭州和濟南相似度極高,在諸多方面可以說是濟南發展的一面鏡子。諸如如何舉全省之力、舉全市之力招商引資,如何“一任接著一任干”,如何“沒有條件,那就創造條件”也要將項目落地的執著……鄭州有著愚公移山一樣持之以恒的實干精神。

實干精神一:
一張藍圖繪到底鄭東新區建設之前先立法
鄭東新區為什么建得這么好?濟南日報報業集團的記者在鄭州采訪時,多個部門的干部坦言,這是因為鄭東新區的規劃是以立法的形式確立的,能夠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

2001年1月,鄭東新區被正式命名。2002年,鄭州市人大常委會以地方法規形式對鄭東新區概念規劃予以確立。16年來,河南省和鄭州市換了一任又一任領導,但鄭東新區的規劃建設始終沒停止,也始終沒有更改過。如果不能“一任接著一任干”,鄭東新區的建設發展不可能這么快,甚至有可能中途夭折。
對于濟南來說,這樣的理念并不難理解,關鍵是如何落到實處。以科學機制促發展,必須有據可依。如果概念模糊,規劃缺失,就會行之不遠,甚至出現“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遺憾。濟南在這方面也曾有教訓,這樣的現象不能再重演。

2001年1月,鄭東新區被正式命名。2002年,鄭州市人大常委會以地方法規形式對鄭東新區概念規劃予以確立。16年來,河南省和鄭州市換了一任又一任領導,但鄭東新區的規劃建設始終沒停止,也始終沒有更改過。如果不能“一任接著一任干”,鄭東新區的建設發展不可能這么快,甚至有可能中途夭折。
對于濟南來說,這樣的理念并不難理解,關鍵是如何落到實處。以科學機制促發展,必須有據可依。如果概念模糊,規劃缺失,就會行之不遠,甚至出現“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遺憾。濟南在這方面也曾有教訓,這樣的現象不能再重演。
實干精神二:
發展戰略上高度一致舉全省之力發展省會
除了立法保障國際化大視野的發展規劃能夠一以貫之之外,鄭州引以為豪的還有“舉全省之力發展鄭州”。鄭州日報總編輯助理陳鋒說:“這十幾年來,我們省里和市里可以說是高度一致,市里積極征求省里意見,尋求省里幫助;省里也是完全支持市里,毫無保留地積極參與?!?/p>

除了立法保障國際化大視野的發展規劃能夠一以貫之之外,鄭州引以為豪的還有“舉全省之力發展鄭州”。鄭州日報總編輯助理陳鋒說:“這十幾年來,我們省里和市里可以說是高度一致,市里積極征求省里意見,尋求省里幫助;省里也是完全支持市里,毫無保留地積極參與?!?/p>

如今,東風勁吹。在6月13日召開的山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劉家義同志所作的報告提出要“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這無疑為濟南做大做強帶來了重大利好。濟南對于跨越發展應當充滿自信,必須圍繞省里關于首位度的定位堅定不移地做好各項工作,不辜負省委和濟南人民的重托。
實干精神三:
遇事不是說“不行!”創造條件也要干
鄭州領導干部遇事不是先說“不行”,而是喜歡說“中”,再苦再難也說“中”,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沒有條件那就積極創造條件,凡是承諾的,必定說到做到。

富士康現在一年給鄭州帶來大約3000億元的收入,但是當初富士康并不看好鄭州??赡苁菫榱俗屶嵵葜y而退,斷了念想,郭臺銘提出了極其苛刻的投資條件——首個工廠必須2個月內投產、2萬技術工人必須2個月內招齊!
鄭州人滿懷堅定地說“中”,三個市領導每天都往工地里跑,吃著泡面趕工期,硬是2個月內投了產。郭臺銘被深深感動,富士康項目毅然在鄭州落戶。

而為了引進上汽30萬輛轎車項目,鄭州也是說到做到,今年2月份談判落地,4月份安裝生產線,今年7月即可投產。
這是什么態度?這是實干的態度。這是什么速度?這是實干的速度。曾經,濟南一些項目,招進來了,也落地了,但遲遲開不了工。招商引資不能嘴上說一套,行動上卻是另一套。服務,必須精準;工作,必須說到做到,不走樣,不變調。
實干精神四:
做事不虎頭蛇尾而是十年二十年持之以恒
鄭州在城市管理中對74個辦事處進行排名,一周一排名,一月一登報,連續三次排名靠后,辦事處干部就地免職,辦事處還得被罰款。這個事情,鄭州堅持了10年,并且處理了一些干部,近三年,一些辦事處已累計被罰款2億元。反觀濟南,我們也在提排名的事,也說要在媒體上亮亮相,也要予以處罰,但在執行過程中力度不大,有虎頭蛇尾之感。


走在鄭州的大街小巷,沒有小廣告,沒有違法違章建筑,沒有煙頭,看不到狗屎貓屎,沒有占道經營,沒有露天燒烤。當地城管干部稱,其實也有,占道經營和露天燒烤被城管執法人員和協管員制止了,煙頭和狗屎貓屎被環衛工及時清理了,小廣告被專業清理公司清除了。十年二十年持之以恒,人們已習慣了,自然也就不會反彈。


以往,濟南也曾大張旗鼓地整治占道經營和露天燒烤,但可惜的是,我們的韌勁不足,導致反彈回潮。鄭州在“拆違拆臨”和城市管理過程中,也曾遇到過阻力,但他們挺過來了,最終市民理解了,城市美麗了。
濟南正在進行拆違拆臨,市民支持度一直很高,但隱約也會聽到幾聲不合拍的抱怨。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迎難而上,推動濟南的大變化、大發展,全體市民一定會更加理解、更加支持。做事持之以恒,收獲的不僅是城市發展,更是民心所向。
實干精神五:
各區縣招商統籌考慮一個區縣只能有兩個主導產業
鄭州實行“大招商 招大商”,其中有濟南急缺的全市招商統籌和產業布局。

據鄭州工信委介紹,鄭州的各個區縣,都有自己獨特的產業布局,鄭州市也嚴禁各個區縣有超過兩個的主導產業。主導產業如果太多,反而亂了,特點不清晰了。各個區縣均擁有兩個主導產業,且相互之間錯位發展。比如說金融產業,如果不落戶在鄭東新區CBD的話,其他區縣都不能落。
以前在濟南,在發展縣區經濟過程中,曾經存在追求大而全的現象,一個縣區動不動就是“七大主導產業”“N大主導產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自身特點不突出、重復建設等狀況,協調發展必然會受到一些影響。只有統籌考慮,堅持全局意識,并結合各自特點招商,才能盡可能地讓招商政策完全發揮作用,取得最佳性價比,同時培育大而強、大而專的項目和產業。
實干精神六:
簡政放權最徹底落戶門檻也最低
鄭州的投資項目審核權限已全部下放至各縣市和產業聚集區,這是省會城市里權力下放最徹底的一個。這對縣區的招商自主性有極大的激發和促進。

另外,鄭州是省會城市里落戶門檻最低的一個,這保證了鄭州的人口流入尤其是產業工人的供給,對消費拉動也成果顯著。鄭州面積和濟南差不多,但人口卻有900多萬,另外還有300萬的流動人口,人才集聚最終支撐起企業集聚、產業集聚。
讓人欣慰的是,濟南正在優化包括落戶政策在內的一系列優惠政策,正在研議,降低門檻,千方百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才來了,技術自然來了,項目、企業和資本也會青睞有加。

鄭州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城市要想蓬勃發展,不但要重招商,更要重落實,重服務,重監督。一諾千金,持之以恒,人氣集聚,產業集聚,鄭州不愧為濟南發展的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