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連續(xù)三年干旱,水庫幾乎見底,吃水困難,草木莊稼受災(zāi)嚴重,可萊陽市麻姑頂村有位大爺抗旱玩水玩出了花樣。

村民家土造自來水幾近斷流,一天只能接一點水。

  村民家土造自來水幾近斷流,一天只能接一點水。

  這位七十多歲的大爺名叫張咸友,家住麻姑頂村的山坡上。村里沒有公共的自來水,村民吃水都是幾個鄰居合伙在山上挖個水池,將水引到家中,就是簡單的自來水。然而連續(xù)干旱,這樣的自來水也經(jīng)常斷水。

  為了抗旱,張咸友在在家旁邊打了一口井。水井打好了,張大爺買來一套遙控電水泵安裝到井里,而且自己安裝水管閥門,做成了一套復(fù)雜的水利系統(tǒng),打開不同的閥門,在幾百米之內(nèi),遙控器一按,自己家包括鄰居家水缸就充滿了,打開另外的閥門,遙控器一按,自家和鄰居家院里院外種的菜就可以澆灌了。張大爺都是義務(wù)幫鄰居們做這些事的。

  年輕時張大爺也是個文藝青年,一直愛好文藝的他不僅拉二胡,還制作根雕、工藝品,他拉的二胡就是自己制作的,上面帶有龍頭木雕,可以叫龍頭二胡。水井打好,張大爺此時又來了文藝沖動,他在井旁用水泥只做了一個會噴水的龍雕塑,刷上油漆后龍雕塑有模有樣。打開相關(guān)閥門,遙控器一按,龍頭就噴出水來,可以噴到二十多米遠。

  龍頭噴泉成了村子里一個景觀。

通過窗戶上的小洞向孤寡老人家送水。通過窗戶上的小洞向孤寡老人家送水。

  張大爺?shù)乃粌H好玩,水質(zhì)也很好,經(jīng)鄰居、親戚口口相傳,聲名遠揚。城里有人聽說麻姑頂村這眼井水好喝,就開車跑幾十里路來拉水。由于一直干旱,對于一百斤以下的水,張大爺一直堅持不收費,呈現(xiàn)出淳樸的民風樸實的情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