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煙臺開發區公安分局成功破獲特大電信網絡詐騙案,抓獲團伙犯罪嫌疑人31人。該團伙作案199起,涉案金額7800余萬,在境外租用服務器,招聘境內人員出國冒充公檢法進行詐騙。經過審訊,分局全面掌握了該團伙的組織架構、作案分工及嫌疑人的真實身份,理清詐騙手段、方式方法和具體的犯罪細節。
冒充公檢法詐騙已經是老騙局了,一不小心中招就會導致重大財產損失。根據抓獲嫌疑人的交待,下面,就讓小編以案例回放的形式,帶您揭秘騙子是如何實施詐騙的。

2016年9月22日,于某報警稱在開發區被冒充公檢法的人員詐騙9400元人民幣。早上11點于某接到一個神秘電話,對方自稱是姓楊的女警官。她說于某涉嫌一個貪污洗錢案,并且于某的身份證被嫌疑犯用來開了戶頭,而且里面有大筆涉案資金,這位自稱姓楊的女警官跟于某核對了身份證號并且稱可以轉到“114”,讓于某核實這個電話是不是警方電話。電話轉接到的“114”說對方就是警察,并且稱于某的案件已經到了檢察院,期間對方一直提醒于某千萬不要掛電話,后又將電話轉接到了所謂的檢察院,一位自稱檢察官的人說,正在辦理的這個貪污洗錢案,要求于某把帳戶里所有的錢,都轉到指定的帳號里,由檢方負責清查,清查結束再返還,不然就要到于某的公司來核實。
于是于某將卡里所有的錢共94000元都轉到了指定的安全帳號里。在長達幾個小時的通話中幾名 “公檢法”齊上陣 ,直到掛掉電話,于某才發現被騙,隨即報警。
看完上面的“詐騙劇本”,小編帶您捋一捋詐騙步驟:
NO1
第一步,騙取受害人信任。詐騙分子通過準確報出受害人個人信息,如身份證號碼、職業、住址等隱私信息,并通過網絡改號軟件,將來電顯示號碼修改為公檢法的電話,以獲取受害人信任。
NO2
第二步,威懾、恐嚇受害人。詐騙分子通常以受害人涉嫌洗錢、郵包藏毒、信用卡透支等違法犯罪,恐嚇受害人,并讓受害人登錄指定網站查看虛假通緝令、逮捕證等法律文書。同時,為了增強恐嚇效應,詐騙分子還會冒充公檢法等機關工作人員輪番上陣,讓受害人誤以為自己真的被卷入案件。
NO3
第三步,要求受害人轉賬。受害人對自己違法犯罪提出質疑后,詐騙分子會給受害人“支招”,要求受害人將自己的資產轉入所謂的“安全賬戶”,達到騙取受害人金錢的目的。有的詐騙分子甚至還會要求受害人獨自到酒店開房,并利用酒店電腦進行轉賬操作,以避免被家人朋友看到后識破。
Tips
審訊中,民警被該詐騙團伙人員分工震驚啦,團伙分為組織者、窩點管理員、技術服務人員、資金管理人員、話務人員、轉賬人員、取款人員、后勤保障人員等8類人,嚴密組織、層次分明。看到這些騙子套路這么深,小編吟詩一首壓壓驚
電話冒充公檢法,騙你賬號和密碼。
勸君切莫中圈套,撥打110詳咨詢。
警民同心共努力,定讓騙術無所去。
最后,小編溫馨提示!
如果您接到聲稱您涉嫌洗錢、販毒等重大犯罪的電話,一定是冒充公檢法人員的詐騙。因為真正的公安機關不可能與存在重大涉案犯罪嫌疑人直接通過電話告知,更不會電話處理所涉案件!所以,不管天花亂墜什么理由,下次再接到這樣的電話不要吝嗇你的手指,趕緊撥打110報警!
來源:大小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