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7月19日訊 近日“餓了么”又生事端,其騎手不但將外賣送錯位置,還對點餐顧客連發幾條侮辱短信,讓外賣行業再添黑歷史。

  騎手送錯地址,惡言相向訂餐者

  7月5日,王女士從“餓了么”點餐,由于該平臺對送餐位置的定位不準確,她就從后面輸入準確地址,但是騎手還是直接去了定位地址,并且強調地址錯誤是王女士的過錯,對后標注的地址矢口否認,且態度惡劣。

  事情并未隨著送餐的結束而結束。后來由于多次接到該騎手的侮辱性咒罵短信,王女士將此情況投訴到“餓了么”客服,卻被告知,只有針對商家的投訴內容方被受理,平臺根本沒有用針對騎手的投訴渠道。

  對此王女士認為,外賣平臺應該對進入的商家和騎手嚴格把關,完善APP的功能,要有便利的渠道反映騎手的問題。

  外賣平臺問題頻出,信賴毀于臟亂差

  據權威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發布的《2016中國在線餐飲外賣市場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三大外賣平臺在整個外賣市場中占據了91.4%的市場份額,成三分之勢,幾乎獨霸市場。

  尷尬的是,市場規模與服務質量形成巨大反差,三大外賣平臺讓人詬病的問題屢禁不止,是行業內不爭的事實,此次點餐顧客被騎手怒懟,只是外賣平臺問題的冰山一角。2017年315晚會上,曝光了餐廳無證經營的現象禁而不止,垃圾和食品堆放在一起、外賣送餐箱不消毒、送餐員無健康證、衛生狀況令人擔憂,某些外賣平臺的市場經理為了完成KPI,還會幫無照經營的“黑店”使用虛構的地址上線,引導并默認黑作坊入駐等不少外賣平臺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外賣平臺的問題往往在曝光后,偃旗息鼓一段時間,風平浪靜后又卷土重來。平臺問題始終與輿論、監管打游擊戰,周而復始。

  而消費者本身,所面臨的不僅僅是騎手怒懟,送餐超時,圖文不符、口味極差、餐量小、送錯餐,少送餐等問題,也是經常見于各大平臺的評論區。面對種種糟心的外賣平臺問題,“我還能再點外賣嗎?”消費者對于外賣不斷喪失信賴。

  加強行業自律,建立嚴格的商家、騎手的準入機制

  對于如何解決循環往復的外賣平臺問題,給消費者一個始終如一的綠色安全的外賣環境,記者采訪了指動生活CEO馬東輝先生。

  馬東輝表示:“要杜絕外賣平臺出現的諸多問題,最根本的是要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以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為目的,加強行業自律,建立嚴格的商家、騎手的準入機制。首先,在平臺商戶入駐方面,營業執照、餐飲服務許可證、菜品質量、后廚衛生等資質要進行逐一嚴格審查;其次,在外買配送方面,外賣平臺要建立自己專業的配送團隊,服務禮儀、送餐路線、交通規則等都要進行嚴格的培訓與考核,建立投訴淘汰機制,確保外賣從商戶到消費者之間每一個環節都要得到完善的服務;再次,加強行業自律,嚴守食品安全‘紅線’,確保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馬東輝建議消費者,如果在外賣點餐中遇到問題,可以到食品藥品監管局的網站進行投訴,以有利于食品藥品監管局對于外賣平臺、及入住商家的監管。食品藥品監管局也會定期公布外賣平臺資質欠缺商戶名錄,讓消費者避免觸雷。

  以服務取勝,輔助外賣市場規范發展

  外賣平臺問題難解決,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外賣行業已經形成寡頭壟斷市場,“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三足鼎立,形成市場均衡,對于人們生活日益依賴互聯網的行為,三大外賣平臺幾乎是賣方市場。

  “這是中小型外賣平臺的機會”馬東輝認為,”因為寡頭市場存在,店大欺客的現象成為必然,要改變現狀,就要讓更多的外賣平臺進入市場,提供比三大外賣平臺更優質、更貼心的服務,或是細分用戶市場,進行垂直領域經營,這也是消費升級的需要。通過中小型外賣平臺優質、個性化服務,增加消費者粘性,改變消費者選擇行為習慣,從而影響外賣平臺的消費流量,提升整個行業的服務質量。”

  據記者了解,有很多二線城市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在巨頭幾乎壟斷的市場,通過他們優質的服務、特色化綜合性經營,以小博大,正在影響市場往更加規范健康的方向發展。未來外賣市場是否可以杜絕不良問題,提供讓人無憂的健康外賣,還需進行長期觀察。

  來源: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