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7月20日訊(記者 歐陽明哲)今天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省環保廳廳長王安德還介紹了全省上半年水環境方面情況。上半年,山東水環境小清河流域改善最大,半島流域出現反彈。

  84個省控斷面監測表明,前6個月,省控重點河流COD和氨氮平均濃度分別為22.4mg/L和0.69mg/L,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改善7.4%和20.6%。全省四大流域中,省轄淮河、海河和小清河流域水質持續改善,其中小清河流域氨氮改善幅度較大,為42.9%;半島流域受五龍河、虞河、付疃河個別斷面嚴重超標影響,氨氮平均濃度同比反彈34.3%。

  17市中,東營、濰坊、泰安、濟南、濱州、臨沂、濟寧、日照、棗莊、德州、威海、萊蕪、淄博等13市COD濃度同比改善或持平,煙臺、菏澤、青島、聊城4市同比反彈,反彈幅度最高的是煙臺,為27.0%;泰安、濟南、東營、青島、淄博、濰坊、威海、濱州、聊城、臨沂、棗莊、菏澤等12市氨氮濃度同比改善,煙臺、濟寧、萊蕪、日照、德州5市同比反彈,反彈幅度最高的是煙臺,為156.1%。

  上半年,我省列入“水十條”考核的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有49個屬于優良水體,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個,占59.0%;有10個屬劣五類水體,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個,占12.0%;有27個斷面實現了水質類別的躍升。地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中,除1個受地質原因影響出現超標外,其余水質均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41個近岸海域考核點位中,33個點位優良,占總數的80.5%。位于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的166條黑臭水體中,已整治完成88條,消除比例為53.3%。總體來看,完成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要求。

  從上半年情況看,按照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五類標準評價,100個省控斷面中,有6個斷面COD和氨氮濃度均值劣于五類,較去年同期減少8個,較一季度減少3個。未能穩定消除劣五類水體的斷面主要集中在5個市,其中濰坊2個,煙臺、濟寧、日照、濟南各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