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7年開業以來,濟南科技市場經歷了繁榮而輝煌的20年,將形形色色的電子產品送進了無數的尋常百姓家。如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這家老牌科技市場也在與時俱進,謀求轉型之路,在傳統的電子產品買賣之外,不斷出現一些新的面孔。

  位于濟南科技市場二期的山東省人工智能物聯網眾創平臺就是其中之一,它站在人工智能的潮頭,伸出全產業鏈的觸角,讓我們看到一個不太一樣的科技市場。

  人工智能+物聯網

  全產業生態圈雛形初現

  一旦進入監控區域,面部影像就會被抓取,并與成千上萬張人臉進行比對,迅速查到準確的身份信息。

  在很多人印象中,似乎只有在美劇中才能看到這樣的神奇一幕。而事實上,這只是在山東省人工智能物聯網眾創平臺隨時可以上演的尋常場景而已。

  山東省人工智能物聯網眾創平臺位于山大路160號,是一家人工智能物聯網領域的垂直孵化平臺,通過中國物聯網協會、中國安防協會、深圳物聯網協會、國家人工智能委員會等八家人工智能領先機構發起,目前已經吸引微軟、索尼、海康、360、宇視、天融信、數夢工場、捍鷹科技等60多家優勢企業入駐。

  作為山大路科技市場的新面孔,山東省人工智能物聯網眾創平臺不但帶來了新企業,還開創了新模式,它關注的不再是單一的電子產品買賣,而是致力于打造一個集研發、制造、銷售、體驗等為一體的、完整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

  山東省人工智能物聯網眾創平臺創始人孫元強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需要全產業鏈深度合作、協同并進,以人臉識別技術為例,海康威視擁有一流的硬件研發和生產能力,可以提供最先進的攝像頭,但是要識別人臉,還有賴于完備的數據庫資源和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這就需要與政府部門和大數據企業合作。山東省人工智能物聯網眾創平臺正是要將人工智能產業各個環節的領先企業引入山東,并搭建一個交流、融合、協作的資源聚合平臺。

  從產品一條街

  到科技一條街

  在孫元強看來,山東在人工智能領域缺乏核心技術企業,但是作為經濟大省,山東各個領域對各類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的需求量巨大。

  據調查,2017年山東省人工智能物聯網市場容量將達到1000億左右。而需求具有天然的產業號召力,這為平臺吸引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領域企業創造了條件。

  人工智能物聯網產業鏈條廣,行業內上下游企業眾多,然而大多數企業規模較小,話語權弱,缺乏對產業鏈的整合能力。對企業來講,可以借助平臺抱團取暖,實現共贏。孫元強表示,平臺擁有豐富的需方市場資源,包含700家以上的系統集成供應商和160多家政府部門,可以直接聯絡甲方,為平臺內的眾創企業在山東的發展牽線搭橋,創造更大更優的市場機會。

  對客戶來講,平臺的聚合效應則意味著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以政府采購為例,以前要走代理商,增加了中間環節,價格自然會更高一些,而平臺吸引更多技術廠家入駐之后,直接走廠家無疑會降低采購成本。

  此外,山東省人工智能物聯網眾創平臺的模式創新也是濟南科技市場轉型升級的一次有益嘗試。山大路科技市場素有“濟南中關村”的美譽,是濟南市科技產業的一張名片,曾將電子產品送進了千家萬戶,但是孫元強認為,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如今傳統的科技市場也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人工智能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科技創新的風口,山東省人工智能物聯網眾創平臺希望以此為契機,通過模式創新,探索科技市場轉型之路,從產品一條街升級為產業一條街,從物流一條街蛻變為科技一條街,從單一商品買賣進化為完整生態圈。

  當人工智能

  走進千家萬戶

  縱觀人類歷史,對任何一項科技成果進行評價的終極標尺都是人,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是最重要的評價指標,人工智能技術自然也不例外。山東省人工智能物聯網眾創平臺不僅致力于全產業生態圈建設,同時也注重滿足大眾消費者的需求。

  孫元強說,人工智能的普及,將極大地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對大眾消費者而言,平臺相當于一個體驗中心,在這里可以親身感受到人工智能技術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

  當下,智能家居可謂是與人們生活走得最近的人工智能技術之一,也成為山東省人工智能物聯網眾創平臺面向大眾消費者打造的重要模塊之一。清晨睡醒時,輕柔的音樂緩緩響起,臥室的窗簾準時自動拉開,早餐機已準備就緒;上班途中想起電器還未關,可使用手機遠程控制家中電器;晚上回家時,車庫門和室內燈光自動開啟……

  阿爾法狗連續擊敗最頂尖的圍棋大師,李彥宏乘無人車暴走北京五環,抓拍闖紅燈行人的人臉識別攝像頭亮相濟南街頭……人工智能就像一位愛裝扮的少女,每天都以不一樣的面孔走進人們的生活,而且總是那么驚艷。

  而山東省人工智能物聯網眾創平臺恰如牽線的“紅娘”,為廠家找需求,為需求找產品,為市場找出路,為行業造生態,竭力為每一方找到最美的TA。

  (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