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7月27日訊(記者 高亞南 張帥)7月27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在龍奧大廈召開,通報了上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上半年,全市經濟社會呈現企穩向快、進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增幅,自2000年以來首次全部超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實現了質量齊升。
上半年,濟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417.4億元,同比增長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增幅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攀升0.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5位,創出近3年來的新高;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增幅同比提高3.7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攀升0.4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規模以上工業繼去年12月創出歷史最好月產水平后,6月份再次刷新歷史記錄;固定資產投資2044.7億元,增長16.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7個百分點,增幅同比提高2.9個百分點 ,比一季度攀升0.3個百分點,連續居全省第1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34.5億元,增長10.4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03個百分點,增幅同比提高1.05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攀升0.77個百分點,是同期近5年來首次超過全省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1.5億元,增長11.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五大指標增幅17年來首次全部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上半年濟南市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比重的78.2%
上半年濟南市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比重的78.2%,高于上年同期1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8.1個百分點。二是企業效益明顯轉好。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9.1%,利潤增長11.9%,虧損企業由一季度的291家減少到257家。辦公寫字樓、商業用房去庫存周期分別減少到23.4個月和31.1個月。三是投資結構改善。實體經濟投資、民間投資分別增長18.7%、22.7%,分別高于全部投資增速2.3和6.3個百分點。工業、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24.9%、13.4%。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7.4%,占服務業投資比重下降2.7個百分點。
在全國率先構建起大交通大建設體制格局
在全國率先構建起大交通、大建設、大水務、大旅游、大外事、大綠化的體制格局,打破了條塊分割體制和城鄉分治格局,為城鄉一體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打破以區域劃分的投融資體制,整合組建了新的六大投融資集團,將28個市直部門188家企業的優質資產一并注入新成立的六大集團。引進市外投資758.9億元,增長35.2%,同比提高9.3個百分點。上半年新簽約項目總投資1519.3億元,繼續位列全省首位。工銀安盛資產管理公司確定落戶,蘇寧齊魯綜合物流中心等物流項目簽約落地,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意向入駐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四是市場群體發展壯大。試行登記注冊“最多跑一次”改革,新登記各類企業2.7萬家,注冊資本3602.6億元,分別增長7.7%和47.1%,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款325.9億元。五是人才工作實現突破。出臺“人才新政30條”,新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94名(個)。高新區獲批我省唯一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
拆違拆出了119個泉城廣場 “濟南式過馬路”得到好評
治霾方面,東部老工業區關停搬遷工業企業10家,完成全年任務的62.5%,濟鋼集團鋼鐵產線安全關停。完成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42臺,淘汰198臺,成功獲批國家首批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治堵方面,漿水泉隧道、老虎山隧道、燕山立交地面道路等部分路段提前建成通車,27條丁字路、瓶頸路改造開工24條,其中4條已打通。新開通公交線路6條,優化改造公交站點44處。市區禁停道路增加到100條,“濟南式過馬路”得到社會各界好評。目前共拆除違法建設2623萬平方米,面積相當于119個泉城廣場。違法戶外廣告75.2萬平方米。建成和在建綠地147.7萬平方米,相當于三個泉城公園。桿線專項整治完成90%,入地線纜、梳理線纜、剪除線纜單線長度相當于沿濟南繞城高速轉15圈、71圈和30圈。
市財政用于民生和社會重點事業支出307.4億元
上半年,市財政用于民生和社會重點事業支出307.4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4%,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13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53元,分別增長8.2%和7.9%,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2%,處在溫和上漲區間。新增城鎮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58%和62%,城鎮登記失業率2.16%,濟鋼集團7000余名在職職工獲得新就業崗位。
開工新建和改擴建中小學校178所
開工新建和改擴建中小學校178所,其中竣工148所,90所幼兒園新建和改擴建已開工40處。建立醫聯體285個,家庭醫生團隊1230個,13家駐濟醫院實現醫保跨省結算。新開工省級棚改項目18451套、市級棚改項目5409套,282個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全部開工,100部電梯加裝試點工作啟動。城鄉居民年低保標準分別提高192元和112元。成功獲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3761戶家庭納入退役士兵住房保障范圍。四是16件民生實事扎實推進。拓展青少年校外教育資源已經完成,整治城區道路積水點和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完成90%以上,其他13件都在加快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