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是嚴重威脅婦女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我國每年新發病例為10萬,死亡病例3萬。7月31日,葛蘭素史克宣布,旗下宮頸癌疫苗希瑞適已正式上市,成為中國內地首個獲批上市的預防宮頸癌的HPV疫苗。該疫苗可在各地社區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種。但記者咨詢濟南市幾家防疫站了解到,目前濟南市場暫時還無法注射宮頸癌疫苗。

  為打宮頸癌疫苗一些女士打飛的去香港

  濟南26歲姑娘小宋4年前曾有過前往香港只為“挨一針”的經歷。“當時我媽媽聽朋友說可以到香港打宮頸癌疫苗,而且年齡越小打這種疫苗越管用。”由于年齡還小,小宋并不知道可導致宮頸癌的HPV病毒的可怕。

  小宋的媽媽張女士告訴記者,她的朋友曾去醫院做常規婦科檢查,醫生讓其順便做了一個HPV檢查,擔心她有HPV病毒感染的子宮頸癌。最終的結果只是HPV感染陽性,輕微的婦科病,但關于HPV病毒的可怕,張女士卻一直記在心里。

  通過多種途徑咨詢,張女士了解到,在深圳有一些提供預防宮頸癌疫苗的私立醫院,她曾與這些醫院聯系,宮頸癌疫苗價格達到一萬元,“國內還沒有預防宮頸癌的疫苗,他們的疫苗來源也不敢保證。”張女士又跟香港的醫院取得聯系。“2013年,三針不到3000港元,每人都要注射三針。”雖然這也意味著她和女兒要到香港3次,但她認為這很值得。

  其實,像張女士和女兒小宋這樣飛到香港甚至國外,就為了接種宮頸癌疫苗的濟南市民不在少數。“有很多人問我,孩子即將上高中或大學,要離開家了,是不是該給孩子接種預防宮頸癌的疫苗?”在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婦科門診主任鄭曉霞看來,接種預防宮頸癌的疫苗還是有必要的,“我會建議他們有條件的話接種。”曾有一名患者打算生二胎前查出重度宮頸癌癌前病變,“這名患者的母親和外祖母都是宮頸癌,研究證明宮頸癌也有一定的遺傳性,正好她的第二個寶寶是女孩,我就建議她在孩子10歲后要接種預防宮頸癌的疫苗。”

  宮頸癌疫苗內地上市在濟南接種還得再等等

  據了解,此次葛蘭素史克宣布在中國內地上市的宮頸癌疫苗希瑞適,一年前在中國內地獲批用于9歲-25歲女性的接種,采用3劑免疫接種程序。據葛蘭素史克透露,希瑞適目前已中標省份的中標價統一為每支580元人民幣,即三針1740元,但各省接種者最終付費價格可能會有不同。

  包括山東、江西、重慶、新疆等17個省(市區)也在此次招標采購的行列。不過,記者咨詢了省市區疾控中心獲悉,目前濟南市尚未招標采購宮頸癌疫苗,“現在剛上市,我們還要審核資質等一系列材料,不好說什么時間能上市。”

  至于“9歲-25歲”的限定,山東省立醫院婦科主任李長忠指出,這并非表示25歲以上的女性接種就不管用了,“因為25歲以上的人大部分都有了性生活,所以廠家限定在25歲,其實效果最好的是在性生活之前接種。”現在還有很多香港診所規定女性45歲之內都可以打這個疫苗。

  最新

  德州接種全國第一針

  國內首個獲批的預防宮頸癌的HPV疫苗正式上市供貨。8月1日,記者了解到,此次上市的為2價宮頸癌疫苗,全名為雙價人乳頭瘤病毒吸附疫苗,適用于9-25歲女性,而德州,是此次2價宮頸癌疫苗進駐中國的第一站城市,接收到了第一批共300人份(共900支)的2價宮頸癌疫苗,并且在7月31日下午4時,德城區廣川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預防接種門診打出了全國第一針。

  據德城區疾控中心免疫科副科長楊陽稱,每支疫苗的中標價格實際是580元/支,加上儲存費15元/支和服務耗材費22元/支,門診接種價格617元/支,這樣算下來,完成接種三支共需要1851元。“首次接種第一針后,滿一個月打第二針,滿第六個月再打第三針。”

  “接種2價宮頸癌疫苗后,可預防70%的宮頸癌。”楊陽說,接種之后,身體能產生較高的抗體,而抗體的衰減比較慢,所以根據模型推論,免疫時間可達到20到50年。

  解讀

  2價4價疫苗均為“淘汰貨”?

  專家:接種仍有意義

  據澎湃新聞報道,7月31日,中國內地首個宮頸癌疫苗在獲批一年后,宣布上市銷售。然而,也有人指出,這個翹首以盼的二價疫苗其實是“淘汰貨”,在美國已經退市。這是怎么一回事?

  宮頸癌疫苗的正式名稱應該是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疫苗。這個疫苗是針對“HPV病毒”的,由于宮頸癌的發生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大家也就習慣性將它稱為宮頸癌疫苗。其實,HPV疫苗除了能預防宮頸癌,也能預防由于HPV病毒引起的其他疾病。

  HPV疫苗共有三種,分別是2價、4價和9價疫苗。實際上,除了HPV2價疫苗在美國退市,HPV4價疫苗也已經暫停銷售。要說原因,其實和美國疾控中心有關。

  從2016年4月起,美國疾控中心將2、4價HPV疫苗從采購名單中剔除,僅留有9價HPV疫苗。根據該政策,2016年底前,2價及4價HPV疫苗將不再供應美國市場。畢竟在免疫規劃項目內的疫苗是“免費”的,相當于中國的一類疫苗。被剔除之后,自然銷售前景堪憂。

  至于為何會被“剔除”,這與疫苗的質量和安全性無關,除了因為9價疫苗的覆蓋面更廣,也有出于衛生經濟學方面的考慮。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副主任醫師李琎介紹,“價”代表了疫苗覆蓋的病毒細分種類。價越高,覆蓋的HPV病毒亞型種類越多。

  高危型HPV的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病因。HPV系乳頭瘤病毒科旗下的DNA病毒,以人為唯一宿主,最喜愛安家的部位是皮膚和黏膜。研究表明有15種高危型HPV——尤其是編號為16和18的兩種——會導致宮頸癌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發生。

  HPV2價疫苗就可以預防16、18兩種HPV病毒;

  HPV4價疫苗則可用于預防6、11、16、18四種HPV病毒亞型;

  HPV9價疫苗,則在原有4價的基礎上新增了31、33、45、52和58五種HPV病毒亞型,對病毒的覆蓋面也達到了90%。

  實際上,美國疾控中心網站早在2015年3月就發布過文章,解釋為何9價疫苗更勝一籌。文章指出,HPV病毒可能引發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肛門癌、口咽癌等多種類型的癌癥。其中HPV2價疫苗對引發子宮頸癌的66%的亞種病毒有較好的預防效果,而HPV4價疫苗和HPV9價疫苗還能夠預防其他病毒引發的肛門生殖器疣。同時,2價疫苗僅適用于女性接種,4價和9價同樣適用于男性。

  此外,文章假設9價疫苗每劑量比4價疫苗成本高出13美元,但考慮到預防效益和之后的醫療成本,9價HPV疫苗依然最具有衛生經濟學上的優勢。

  那么問題來了,9價疫苗根本還沒進入中國內地,2價疫苗則已經獲批上市,到底打還是不打?什么時候打?打完之后是不是就不會得宮頸癌?

  有關這些問題,自從第一個HPV疫苗出現開始,就已經再三解釋,但公眾對其依舊存在一些誤區和不解。

  李琎醫生指出,初次性生活前、9歲以后,待免疫系統成熟了再接種HPV疫苗最理想,并非越早越好。

  HPV疫苗從作用機制上講,是預防HPV的持續感染。理論上說,即使已經感染某種亞型的HPV病毒,接種疫苗后也可以起到預防繼續感染其他亞型HPV的作用,但是保護效果必然不如未感染注射來得好。

  公眾需要明白一點,并不是打了HPV疫苗就一定不會得宮頸癌。李琎解釋,HPV病毒有很多不同的亞型,目前上市的2價疫苗只對16、18兩種亞型有效,但高危的亞型還有33、53等多種。也就是說,即使打過疫苗,有性接觸的女性還是應定期隨訪。

  同時,李琎也強調,雖然HPV2價疫苗只針對16、18兩種亞型病毒,并沒有4價和9價疫苗的覆蓋面廣,給人感覺像是“淘汰貨”。但實際上,大部分的宮頸癌都是由16、18兩種亞型病毒引起的。也就是說,接種HPV2價疫苗就可以保護絕大多數的年輕人群,預防宮頸癌。從這一點上來看,HPV2價疫苗依舊有其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