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歲的蔣玲是利津縣第二實驗幼兒園一名普通幼教工作者,她用十六個春夏秋冬,詮釋了“孝”和“愛”的傳統美德,受到同事、鄰里交口稱贊。
為公婆盡孝從無怨言
2002年,蔣玲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那時公公體弱多病,一年要住幾次院,為了給公公治病,她雖然生活勤儉,從不舍得吃穿,仍欠下不少外債。每次公公住院都是丈夫全程陪護,留下幾個月的孩子自己來帶,孩子生病,她自己帶著去醫院打針,白天黑夜連軸轉,為的是讓丈夫安心伺候老人。
公公去世后,婆婆的生活起居一直由她照料,每月按時給老人生活費,陪老人聊天。婆婆經??谇粷?,她給婆婆買回各種維生素、鈣片,聽說艾葉泡腳管用便專門買了艾葉。有一年,婆婆犯了腰椎間盤突出,蔣玲帶她四處求醫,為老太太買了“按摩儀”和專治腰酸腿疼的膏藥,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身體恢復得很好。
婆婆是一個生活講究的人,逢年過節,老人生日,她總忘不了給老人買上一件稱心的衣服,讓老人高興。老太太對媳婦是打心眼里喜歡,逢人便夸媳婦像親閨女一樣。
笑對逆境勇挑生活重擔
面對逆境,蔣玲積極樂觀,胸襟寬廣。近兩年,為了幫助哥哥創業,她和丈夫為哥哥擔保、借外債上百萬元,兩個人的工資被法院執行,每月只剩1000元生活費。在困難面前,她不抱怨,對老人本著“報喜不報憂”的原則,獨自擔起了生活的重任。
蔣玲鼓勵丈夫學習畫畫,照顧老人安度晚年,自己則不辭辛勞照顧兩個孩子。為了讓婆婆過一個幸福的晚年,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她給婆婆買上手機,教婆婆上網與遠方的親人用微信聊天,還給婆婆訂閱了《老年博覽》,讓老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她的丈夫表示,妻子這種積極向上的性格,給困境中的家庭帶來了希望。
十六年如一日,蔣玲對老人的孝敬、對家庭的擔當,贏得親戚同事的廣泛贊譽。她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做了每個兒女都應該做的事?!比绱巳臻L時久,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也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記者李曉琳實習生潘萍萍)
尋找您身邊的敬老楷模、模范老人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在全社會營造關心老人、尊重老人、愛護老人、幫助老人的濃厚氛圍,即日起,東營市老齡辦聯合東營日報社在全市開展“尋找十佳敬老楷模、十佳模范老人”活動。如果您身邊有這樣的孝親敬老模范和老有所為先進典型,抓緊打電話推薦給我們吧!詳情撥打東營市老齡辦咨詢電話:8951768。
來源: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