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8月10日訊(記者 彭芳)繼濟西濕地美爆全國之后,今天上午,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朝聞天下》特別策劃《綠色中國》對濟南白云湖濕地公園進行現場直播。“萬畝野生紅蓮花開正艷,四十里沿湖柳堤密樹鶯啼”的白云湖美麗景色通過央視的直播畫面展現,令全國觀眾心動。

  據了解,央視《朝聞天下》欄目近期策劃了一組名為《綠色中國》的直播特別板塊,此次的《綠色中國》直播特別節目在山東省內只選擇了兩個拍攝點,其中一個就是濟南白云湖濕地公園。

綠色中國:退漁還濕濟南白云湖昔日勝景再現綠色中國:退漁還濕濟南白云湖昔日勝景再現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這里就是曾讓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河叢蕩舟,沉醉不歸的白云湖。白云湖歷史悠久,形成于漢代,沿著湖內天然航道,隨處可見騰空躍起的鳥兒,其中數量最多的是濟南市市鳥白鷺,每年來這里棲息、越冬的鳥兒數量達10萬多只。

  白云湖自東向西呈橢圓形,黃河水、百脈泉水在這里匯集。現在看到的是白云湖的入水口,經過人工濕地凈化之后的水進入湖區后,水質可以達到三類標準。您可能想象不到,白云湖周邊曾是長江以北最大的廢舊物資和塑料制品集散地,上世紀90年代白云湖鎮家家戶戶經營廢舊塑料生產的小作坊,大量粉塵、污水排入白云湖,導致這里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污染,水質一度惡化到劣五類。

  2011年,當地政府開始進行白云湖的生態修復,取締了白云湖周邊近3000家廢舊塑料加工廠,先后投資4000多萬元實施退漁還濕工程、水質凈化工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使白云湖環境得到了極大改觀,將這里建成了國家級的濕地公園。

  白云湖南北兩側的魚塘,今年,還將有500多戶村民會出讓自家的魚塘退漁還濕,借助白云湖盛產蘆葦、蒲草的優勢,不少村民開始從事手工蒲草編織,每年能增收4000多元。接下來,當地還將借助白云湖的旅游資源,把這里建成“荷香小鎮、白云水鄉”。令過往游客感受“舟行碧湖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