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一個也不能少,這是黨委、政府對全市人民的鄭重承諾。2014年以來,市、縣區兩級先后選派916名第一書記,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實現了對全市貧困村的全覆蓋。今年4月,著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新形勢新任務,我市又新調整選派了275名第一書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第一書記們到村后積極開展幫扶工作,帶領群眾走上致富道路,吹響了新一輪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沖鋒號——

  4月26日,市城鄉水務局派駐南部山區柳埠街道堯莊村第一書記錢伯寧到村報到,從此開啟了他為期兩年的幫扶工作。入戶走訪、為貧困戶建檔立卡……3個多月來,錢伯寧走村串戶忙不停,靠腳力摸清了“家底兒”,用真心扶起了信心。和錢伯寧一樣,今年新選派的275名第一書記到村后迅速進入了工作狀態,他們會同派出單位和村干部,了解村情民意,研究發展思路,解決實際問題,受到了幫扶村干部群眾的歡迎。

  下連“地氣”聚人心、帶隊伍

  到農村,堅持“身入”+“心入”。275名新選派第一書記到村后,馬上轉變角色,進入狀態,通過實地走訪、與群眾交談等方式深入了解幫扶村的風土人情、基層組織建設、經濟發展、突出問題等情況。在走訪貧困戶過程中,第一書記們注重宣傳黨的扶貧好政策,幫助尋找脫貧好門路,鼓勵他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增強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據統計,自4月份以來,第一書記已走訪黨員群眾7280人,召開座談會317個,收集梳理各類意見建議1100余條,整理完善貧困戶檔案700余個,這為今后工作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今年“七一”,不少第一書記還通過組織召開黨員大會、參觀黨史館和黨性教育基地,開展重溫入黨誓詞、為黨員佩戴黨徽等活動,引導村黨員進一步增強黨的意識、發揮帶頭作用,凝聚實干發展的思想共識,堅定了脫貧攻堅信念。

  第一書記們把開展調研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強化為民服務辦實事,贏得了群眾信任,迅速打開了工作局面。他們積極開展愛心幫扶救助,有的聯系派出單位,進行走訪慰問;有的協調愛心企業,開展捐款捐物、義診、體檢、法律援助;有的對接高校志愿團隊,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義務支教助學”……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凝聚了黨員干部的心,溫暖了村民群眾的心。如今,許多幫扶村村民已經把新上任的第一書記當成自家人。到村入職以來,新選派第一書記已組織村里黨員、群眾外出學習參觀1200余人次;協調大學生志愿者團隊為幫扶村留守兒童進行義務支教1000余人次;協調醫療機構開展義診、免費體檢1500余人次;先后為民辦實事好事210余件。

  上接“天線”找項目、尋資金

  到農村,堅持“謀事”+“干事”。第一書記在掌握農村實情的基礎上,通過加強謀劃研究、聘請專家實地考察等方式,制定切合農村實際的發展規劃。

  第一書記立足幫扶村實際,充分挖掘資源和優勢,加強謀劃研究,制定幫扶規劃。特別是聚焦農村黨建薄弱環節,突出“建設過硬支部”“提升治理水平”任務,在抓班子、帶隊伍、建機制、促和諧等方面,提出具體明確、實實在在的發展思路和措施,著力促進村莊工作全面提升。

  在制定規劃時,第一書記廣泛聽取意見,確保既符合村情民意,又符合鎮(街道)規劃;充分發揮派出單位黨委(黨組)的領導指導作用,保證規劃的針對性、操作性和可行性。目前,新選派第一書記已全部制定了兩年幫扶規劃;已任職一年的第一書記也都完善了年度工作計劃,列出了任務清單。

  此外,圍繞出行難、環境差、吃水用水難等村民最關心的問題,第一書記們多方奔走、積極聯系。截至目前,新選派第一書記已幫助幫扶村硬化路面1.4萬米,新建蓄水池16個,鋪設自來水管道7000余米,幫助100多個村吃上了自來水,協調幫扶資金1700余萬元,幫助新增集體收入100余萬元,協調對接光伏發電項目、中藥材種植項目、蓮藕種植項目、獼猴桃種植等產業扶貧項目170多個,新建文化健身場所150余處,大大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