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還是兩塊多一斤,這一轉眼就五塊多了。”記者走訪農貿市場的時候,很多市民都在感嘆最近雞蛋價格上漲的厲害。雞蛋價格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波動呢?隨后記者來到了濟南的一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

商場的信息顯示,今年6月份是雞蛋價格最低的時候,批發價每斤在兩塊錢左右,隨后逐步上升,到本周已經到了近5塊錢,足足漲了一倍還多。說起這雞蛋價格上漲的原因,批發商們紛紛表示,主要還是因為市場上貨源不足導致的。
原來由于長時間的持續虧損,很多中小型養殖戶根本無法承受,所以干脆選擇賣掉蛋雞,關門歇業。而大型的養殖企業為了降低風險,也在紛紛減欄。在濟南市黃河北岸的這幾家大型養殖場記者看到,存欄率僅僅只有50%左右。

長時間的虧損經營養殖戶們背負了很大的壓力,這次雞蛋價格的回升對于蛋雞養殖戶來說,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蛋雞養殖戶介紹,目前雖然雞蛋價格處于一個較好的價位,但是對于上半年的虧損,仍舊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才能挽回損失。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像今年雞蛋價格連續低迷半年之久的情況十分少見。但也并非偶然,業內人士分析價格低迷的主要原因還要追溯到2013年的禽流感。禽流感過后蛋雞的存欄量急劇下降,隨之而來的就是雞蛋價格飛速上漲,這才有了網友們戲稱的“火箭蛋”。但是忌憚于禽流感,很多養殖戶都沒有及時補欄,雞蛋供應量持續吃緊,這種狀態一直維持了近兩年,雞蛋的價格也是一直居高不下,見此情形很多養殖戶便開始盲目補欄,知道今年年初達到頂峰由于供求關系的轉變雞蛋價格急轉直下。這一跌就持續了七八個月,這對于小型養殖戶是一個致命的打擊。除了規模化養殖,提高抗風險能力之外,針對雞蛋價格的周期性波動且起伏較大的問題,蛋雞養殖戶紛紛表示,雖然知道有風險,但是他們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規避方法。

面對雞蛋價格波動較大的問題,社會各界也都在不停地探索怎樣去更好更有效的降低農戶的風險。早在去年5月份,太平洋產險山東分公司就聯合山東新四維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全國第一單商業性雞蛋價格指數保險。然而,雞蛋價格指數保險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營之后,由于雞蛋市場價格持續較低,導致賠付過多而停售。現在,他們正在尋求另一種期貨+保險的模式。
其實農產品“期貨+保險”的模式在省內已有先例,在去年年底就已在青島落地,該項目是由地方政府主導,采取“政府補貼+保險+期貨”的模式,保費由政府補貼和農戶自負資金兩部分構成,其中政府補貼保費60%。另外,這種模式在國外也有范例,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農作物保險項目中,很多也都是采用期貨市場的價格,這其中,政府的補貼都占到了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