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濤運營的迪葵納是韓都衣舍旗下的一個子品牌,主營韓風時尚媽媽裝。最初,李濤在淘寶上做媽媽裝,一度在同品類中排前10。2009年回到濟南發展后,李濤卻遇到了很多困難。“首先是根本找不到電商方面的人才,也可以自己培養,但是人才成長起來很慢。其次就是資金方面,我那些家底基本上都搭進去了。”在這種情況下,李濤找到了韓都衣舍,借助韓都衣舍背后的團隊培育自己的品牌,現在在天貓媽媽裝品類下已經是排名第一的品牌。
智匯藍海基地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基地共簽約場內入駐項目117家,工位已使用680個,使用率達到97%。云孵化項目發展態勢良好,其中:vecemolo威蔻女裝、億維數碼、燕宇、子時等7月銷售目標達成率均突破200%;6月份剛剛入駐天貓的萱子飾品,到7月21日店鋪升至第三層級,日銷增長率較上月增幅200%;與韓都動力合作僅僅半個月的紙業品牌順清柔,店鋪升至第三層級,日銷增長率較上個月增幅696%,在
非節點,單日銷售破百萬,影響力由山東輻射廣東、遼寧、北京等9大省份;heatwave熱浪旗艦店,截至7月31日店鋪升至第四層級,日銷增長率較上月增幅175%,在沒有官方活動的情況下月銷量破百萬。
踩準市場的節拍,互聯網品牌孵化的設想收到了顯著效果。
胡近東介紹,GCP新模式從韓都衣舍旗下互聯網時尚品牌快速切入,目前已逐步開拓至化妝品、家居、時尚居家、汽車用品等第二圈層。未來將逐漸吸引各類電子商務服務業、互聯網跨境電商、互聯網金融等第三圈層創業創新項目進入,形成“品牌集群”,在此基礎上匯聚競爭性強的互聯網公司,吸引現代服務業、金融投資、咨詢等行業匯聚,培育互聯網品牌企業,形成極具競爭力的“互聯網產業集群”,進而打造“中國互聯網品牌之都”。截至目前,通過智匯藍海基地進行云孵化項目近200個,面向意大利、韓國、日本、德國等6個國家,涵蓋了服裝、內衣、食品、家居、化妝品多個行業類目,“全年銷售有望突破3億元”。
2017年1月10日,智匯藍海基地舉辦創新模式研討會,來自復旦大學、山東大學、阿里巴巴研究院、商務主管部門、國家電商協會、創客聯盟的專家,對GCP合作新模式進行點評:GCP合作新模式系國內首創,目前效果顯著、創新點多,具有可復制性、可推廣性。GCP合作新模式對于濟南市、山東省乃至全國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可以在小家電、化妝品、食品等行業較快實現復制推廣,并向產業互聯網領域延伸。鑒于濟南互聯網品牌企業已經初具規模,GCP合作新模式將在濟南打造為中國互聯網品牌運營中心城市、“中國互聯網品牌之都”發揮積極作用。
目前,智匯藍海基地GCP生態賦能型模式已在深圳、成都、韓國建立分支機構,先期進行試驗推廣。
?云孵化國內外品牌近200個,多數營業額翻番濟南模式已擴展到深圳、成都、韓國互聯網時代,奇跡無處不在。一年前,來自韓國的快時尚知名品牌chuu,初闖中國市場受挫,業績低迷。一年后,2017年88國際狂歡節,chuu的銷售額同比增長430%,一舉成為天貓國際女裝類目的Top1!
奇跡背后的“操盤手”,來自濟南——在由政府和企業聯合運作的智匯藍海互聯網品牌孵化基地,云孵化具體執行載體韓都動力操盤著國內外近200個品牌,推動他們或起死回生,或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強。其中,意大利手工女靴Mantova、東方時尚繡花媽媽裝葵牌、羽絨服品牌坦博爾等半數以上品牌的網上銷售實現了翻倍增長。
近年來,濟南這座在互聯網時代并不顯山露水的城市,悄然間擁有了中國互聯網快時尚第一品牌、一大批各品類的互聯網品牌全國冠軍,以及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品牌生態運營平臺。
“濟南已悄然發展為江北電商龍頭城市”——有學者這樣感嘆。依托現有資源,2016年初,濟南提出了打造“中國互聯網品牌之都”的戰略構想。
借助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一些城市走出了“彎道超車”、“變道換向”的軌跡。比如,杭州借助阿里巴巴的崛起,大力發展智慧經濟,一舉成為聞名世界的電商之都。作為“最落后的省會之一”的貴陽,在大數據時代捷足先登,大數據產業突飛猛進,“中國大數據之都”的頭銜呼之欲出。
如今,“站到互聯網品牌創新創業時代風口”的濟南,能否實現打造“中國互聯網品牌之都”的夢想?而打造“中國互聯網品牌之都”,又將給濟南帶來什么?目前有近200個品牌在智匯藍海基地進行云孵化。
看似中庸的濟南,在互聯網時代風生水起,擁有了很多在全國首屈一指的互聯網品牌。比如,全國互聯網快時尚第一品牌——韓都衣舍,中國最大的在線法律服務網站——中顧網,中國最大的線上沖印企業及個性定制平臺——世紀開元,互聯網手工皂品牌銷量冠軍——朵拉朵尚,此外,宜和宜美、半畝花田、東方腳印等亦是各自品類的翹楚。而且,除了濟南,山東省省內還有很多互聯網品牌,成為各品類的全國冠軍。
立志在新常態下“彎道超車”、“變道換向”的濟南,敏銳地發覺了資源優勢和潛在機遇。2016年初,濟南依托現有資源,首創政企合作GCP新模式,由市商務局、濟南高新區管委會、韓都衣舍三方共同打造了中國領先的生態賦能型互聯網品牌孵化器——智匯藍海互聯網品牌孵化基地(以下簡稱“智匯藍海基地”),致力于打造“中國互聯網品牌之都”。
作為中國互聯網快時尚第一品牌的掌門人,韓都衣舍董事長趙迎光認為,北上廣深這些城市非常適合做一級生態,比如阿里巴巴、京東這樣的平臺。而對于濟南或者三四線城市,做大一級平臺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卻可以做互聯網品牌。
“雖然北上廣資源多,但實際上并不適合一些互聯網創業項目的發展。因為成本太高了,互聯網行業是透明的并不是暴利的,這就需要更少的成本,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優勢來取勝。”韓都衣舍副總經理、智匯藍海基地董事長胡近東表示,像濟南這樣的城市,是經濟大省山東的省會,人口密集,交通物流發達,可能恰恰是孵化互聯網品牌的最佳城市。
智匯藍海基地的成立,突破了地域限制,采用“場內孵化+云孵化”雙輪驅動的孵化模式。場內孵化,指的是入孵企業以聯合辦公的方式入駐到基地內,基地向入孵企業導入政府、韓都衣舍、社會三方的資源和服務,幫助入孵企業快速成長,最終在基地現有的物理空間內完成孵化。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至2016年,韓都衣舍在國內各大電子商務平臺,連續5年行業綜合排名第一。與之相對應的是,在一個被稱作“互聯網下半場”的時代,線上市場正在發生的劇變:一方面是線下傳統品牌紛紛“觸網”,一方面是初創品牌不斷涌出,電商市場份額持續增加。業內預判,未來將是定位細分人群個性化的“小而美品牌”的全盛時代,單一品牌會變得越來越小眾,品牌數量會越來越多。“互聯網下半場”,市場競爭會不斷加劇。這對品牌電商的綜合運營能力,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智匯藍海基地的出現,迎合了市場需求,讓很多“觸網”品牌看到了希望。
顯然,打造“中國互聯網品牌之都”,濟南不僅不是天方夜譚,而且很靠譜。因為,一來濟南有著很好的城市稟賦,二來這一思路迎合了市場需求,有著廣闊的空間。
?擁有多個冠軍品牌和全國最大運營平臺打造“互聯網品牌之都”很靠譜
打造“中國互聯網品牌之都”,將給濟南帶來什么?
面對記者,胡近東描繪了智匯藍海基地的宏偉藍圖——10年內運營1000個品牌,實現2000億元的年銷售額,創造拉動100萬個就業崗位,推動大服飾產業全鏈條實現數字化升級。
胡近東認為,打造“中國互聯網品牌之都”,除了上述直觀的數據,還將給濟南的很多產業帶來深層次影響。“隨著云孵化品牌的增多,一些品牌會把產品加工、倉儲、物流等業務放在濟南,品牌云孵化所帶來的倉儲、物流、加工等產業都是不可估量的。”而且,運用GCP新模式打造生態賦能型互聯網品牌孵化器,有利于助推互聯網產業集聚,把濟南打造成“中國互聯網品牌運營中心”、“中國互聯網品牌之都”,塑造濟南新的互聯網城市名片,提高區域經濟競爭力。而且,這也將顯著提升濟南的對外開放程度和城市的發展競爭力。
當然,實現打造“中國互聯網品牌之都”的目標并非易事。
業內人士認為,從機制來看,還需進一步完善。比如,GCP新模式下的經濟政策并非直接補貼、減稅等傳統政策性工具,而是以政企合作方式建立項目運營基地,在政府一方全程參與和政企雙方主導下進行項目運營,這一全新的政企合作新模式沒有先例可循,尚需完善和探究。
打造“中國互聯網品牌之都”,需要集政府、企業和社會多方的力量。胡近東坦言,作為濟南推進互聯網品牌云孵化的主力軍,韓都衣舍面臨著來自全國范圍內的競爭和挑戰。互聯網時代,競爭沒有地域限制,但對于具體的企業而言,所在城市和區域的政策條件、扶持力度,恰恰成為其面對全國對手時的重要助力。韓都衣舍目前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戰略機遇期,需要關鍵助力的出現。“比如,杭州對阿里巴巴、重慶對豬八戒網、合肥對科大訊飛等都進行了大力扶持,這也是這些企業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對韓都衣舍來說,單憑自身常規積累發展,雖然也會有不錯的前景,但很可能會推遲甚至失去最佳戰略機遇期。所以,如果相關部門能針對企業發展的訴求和困難,進行精準扶持,提出和其他城市相比有競爭力的具體舉措,比如設立專項資金、建立品牌小鎮等,將助力企業解決資金、辦公空間等現實難題,迅速進入國內一流品牌行列,形成強大優勢,從而轉化為打造‘中國互聯網品牌之都’的強大動力,壯大城市產業實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為濟南‘彎道超車’、‘變道換向’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