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濟南的天藍得讓人心醉。為了讓這種藍天更多,4日,濟南市印發了《濟南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實施方案》。作為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具體落實,濟南在實施意見中提出若干具體工作要求。除濟南外,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的工作任務和目標在《攻堅方案》中得以明確。

  改善目標加碼,PM2.5平均濃度要降18%

  這些年來,濟南的空氣質量一直在改善,但是相對于市民的期盼而言,還有一定的差距。每年的秋冬,都是大氣污染防治形勢最嚴峻的時候。“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是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也是回應群眾渴望藍天白云期盼的具體舉措,還是加快推進轉型的需要”,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忠林表示。

  據了解,環保部關于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提出“今年10月至明年3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的采暖季改善目標,并根據各城市個體化差異明確了具體目標。其中,濟南市的采暖季改善目標為PM2.5同比下降18%、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對照之前的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11.8%的強化目標,我們大氣污染防治的任務更重了”,王忠林說。

  面對更中的大氣污染防治任務,濟南也拿出了實現目標的方案。首先就要建設完善空氣質量檢測網絡體系。今年10月底前,濟南的各縣區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點原始監測數據按規定實時上傳至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上傳率達到90%以上。各個縣區還要布設降塵量監測點,做好數據質量控制,每月向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報送降塵量。同時,濟南還將并且全面推進各鎮(街道)監測站建設、數據發布以及排名。

  老舊小區整改,禁燃高污染散煤

  使用清潔燃料,是減少污染的根本辦法。2017 年10月底前,濟南將完成小嶺村安置房清潔能源采暖項目、扳倒井安置房清潔能源采暖項目等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整治改造任務;實施華山片區、綠地濱河片區等清潔供暖項目,實現5.025 萬戶以氣代煤或以電代煤工程。濟南在全市的目標則是確保完成5萬戶以上、力爭完成9萬戶以上氣代煤或電代煤工程。

  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的地區,濟南會將其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一律不得燃用散煤。記者了解到,之所以對散煤控制如此嚴格,主要是因為散煤的燃燒沒有任何防治措施,低空直接排放,2016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市散煤污染物排放量甚至高于工業燃煤的總排放量。對于采暖季暫時不具備以清潔能源替代散煤的,濟南會推廣使用清潔燃煤。

  推進燃煤鍋爐治理,同樣也是濟南今年的重點。去年,濟南市城市建成區131臺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克服種種困難完成淘汰改造,今年淘汰改造范圍擴大到全市。對燃煤鍋爐、茶水爐、經營性小煤爐、煤氣發生爐等繼續開展拉網式全面排查,確保無死角、無盲區,排查出的燃煤鍋爐、煤氣發生爐則要注意登記,建立管理清單和臺賬。

  嚴查高排放柴油車,汽柴油升級國六標準

  在路上,經常可以遇到冒著黑煙的貨車,對于這些超標排放的貨車,濟南將嚴厲查處。建立對柴油車等高排放貨運車輛的全天候、全方位管控網,確保公路貨運車輛達標排放,也以此倒逼企業加快提高鐵路貨運比例。

  為此,濟南將確保在今年12月底之前完成9臺固定式遙感設備、1臺移動式遙感設備的安裝,建成互聯互通、公管共享的遙感監測網絡,全面篩查超標排放車輛。

  從10月開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等部門每天都會在貨車通行主要道路、物流貨運通道等進行綜合執法檢查,對違法車輛一律從嚴處罰。對于上路行駛的超標排放車輛,可由環保部門配合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從嚴處罰并全部全返。對于通過路檢路差和遙感監測等排放檢驗發現的超標排放車輛,則要溯源車輛制造企業、排放檢驗機構、所屬運輸企業、注冊等級低、行駛途經地等,并向社會曝光。如果排放檢驗機構弄虛作假,將被頂格處罰。

  在對車輛的管理方面,德州也將加大路檢路查力度,對發現達到強制報廢標準車輛仍在繼續使用的,責令強制報廢;對發現排放不達標車輛,責令維修整治。

  濟南還將加強油品監督管理,自2017年10月起,各縣區禁止銷售普通柴油和低于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

  高污染工業企業,生產運輸都要錯峰進行

  在采暖季,針對部分高污染的工業企業,濟南要求其進行錯峰生產。其中,鋼鐵鑄造行業要在按照污染排放績效水平實施分類管理。除滿足達標排放要求的電爐、天然氣爐外,其他的采暖季要停產。

  建材行業的錯峰生產力度將加大,水泥、磚瓦窯、陶瓷等建材行業,除了用天然氣為燃料的以外,在采暖季全部都要限時停產。水泥等行業如果承擔居民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或危險廢物等保民生任務的,則要根據承擔任務量核定最大允許生產負荷,并且報市政府備案。

  淄博則將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對部分工業企業進行關停。關停建陶企業144家214條生產線,關停耐火材料企業200家261條生產線,關停熔塊企業66家115條生產線,關停水泥粉磨站21家36條生產線,關停磚瓦企業50家,關停鑄造企業68家,關停板簧企業34家。

  在運輸方面,濟南還將做好鋼鐵、焦化、有色、電力、化工等設計大宗原材料濟產品運輸的重點用車企業篩查,摸清產能和原材料的運輸比例結構,結合行業錯峰生產要求,制定“一廠一策”的采暖季錯峰運輸實施方案。

  在這一方面,濟寧市也明確,在啟動紅色、橙色預警時,涉及大宗貨物運輸的濟寧電廠、濟三煤礦、運河煤礦等重點企業公路運輸量減少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