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各大高校陸續開學了。天南海北的大學紛紛引入了數字化的迎新方式,既便捷又滿足了90后甚至00后大學生追求個性、自主的需求。

這幾天是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新生報到的日子,但迎新現場并沒有多少學生。原來,大部分新生都選擇了網上報到。這幾天是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新生報到的日子,但迎新現場并沒有多少學生。原來,大部分新生都選擇了網上報到。

  華南理工大學也實行了數字化迎新的方式,6000多名本科生只要在迎新系統中輸入身份證號,就可以查到自己的學號,填寫信息以后,線上注冊就完成了。

  上海大學今年繼續推行個性化選寢室政策,新生可以根據作息習慣等標準來尋找自己的舍友。這個女生寢室的同學,就都是早睡早起型的。

  用APP治“懶” 每學期要跑滿120公里

  有數字化服務,也有數字化監督。云南財經大學推出 用APP監督新生跑步的措施,每個學生每學期要跑步120公里。其中30公里必須在早上6點半到7點半完成,而且要分30次上傳到app中,不能完成的同學需要重修體育課。

  朱海營告訴記者,經過上學期的試行,不少學生已經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身體素質也有所提高。雖然新學期才開學,但從app上看,不少同學已經開始努力完成目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