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開始研究制定禁售傳統燃油汽車時間表。9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加速向智能化、電動化的方向轉變,為搶占新一輪制高點,把握產業發展趨勢和機遇,我國已啟動傳統能源車停產停售時間表研究。據悉,此前,已經有包括荷蘭、德國、法國和英國等多個國家公布禁售燃油車時間表,最為激進的是荷蘭,其計劃禁售時間是2025年。

辛國斌是9日在天津開發區舉辦的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透露相關信息的。該論壇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天津開發區管委會等單位共同主辦。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汽車產業實現快速發展。2016年產銷量突破2800萬輛,已連續八年位居世界第一。汽車市場在國民經濟支柱中的作用不斷增強,汽車稅收占全國稅收比重、從業人員數占全國就業人員數比重、汽車銷售額占全國商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均超過10%。
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國已成為最大的生產和銷售市場。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突破50萬輛,累計推廣超過100萬輛,占全球50%。“新能源車整車研發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品牌的市場認可度大幅提升,在某些細分市場已經能夠和國際品牌同臺競爭。”辛國斌說。
辛國斌表示,當前,許多國家紛紛調整發展戰略,在新能源、智能網聯產業加快產業布局,搶占新一輪制高點,一些國家已經制定了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目前工信部也啟動了相關研究,也將會同相關部門制定我國的時間表,這些舉措必將推動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環境和動力發生深刻變化。”他說。
從現在到2025年將是汽車產業變革最為劇烈的幾年。傳統汽車節能減排要求越來越高,新能源汽車發展加快卻對技術要求越來越高,智能網聯汽車將對整個產業帶來巨大影響。辛國斌及專家建議,中國車企應深刻認識這種趨勢,及時調整戰略,明確發展規劃,適應新形勢的挑戰,助力我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轉變。
推積分政策,新能源車將增多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9日表示,新能源汽車長期執行消費補貼,容易使企業盲目擴張,形成產能過剩。目前補貼的退坡政策已經明確,今后將配合有關部門加快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確保財政補貼政策退坡后對新能源汽車扶持力度不斷檔。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說,“目前已經形成了購置補貼、運營補貼、科技研發、充電設施建設獎勵、技術標準和監管平臺等一整套的政策支持體系。”此外,還注重發揮稅收等政策工具的調節功能,對新能源汽車減免車船稅和免征購置稅,調整城市公交車價格補貼政策,平衡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車成本,逐漸形成比較優勢。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初期,財政補貼是激勵消費最直接的手段。經過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形成一定規模,產業溢出效應明顯,有效促進了汽車、互聯網、電子信息、充電設施原材料等協同創新融合發展,正在孕育新的發展動能。不過她也指出,“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競爭將白熱化,要實現我國汽車強國夢,必須在當前良好發展勢頭基礎上,及時調整完善政策措施,進一步激發企業創新的活力和動力。”
據悉,中國政府從2009年起,開始為新能源汽車提供財政補貼。但補貼政策對市場扭曲明顯,2016年國家主管部門還展開大范圍“騙補”核查,行業普遍認為財政補貼政策不可持續。
業內人士分析,新能源汽車消費補貼退坡后,新能源汽車行業或將迎來重新洗牌,部分過度依賴政府補貼的車企銷量或將受到影響。
9日,宋秋玲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的退坡政策已經明確,在落實好現有政策的同時,財政部將積極配合工信部等部門加快建立新能源積分交易機制。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則表示:“有關部門已制定雙積分管理辦法,近期即將發布實施。各企業要按照考核要求,努力改善傳統汽車節能水平,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據悉,2016年9月,工信部曾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對車企平均油耗積分和新能源汽車積分均做出硬性要求。該政策計劃2018年實施,2018-2020年三個年度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是8%、10%和12%。新能源積分不能在不同年度間結轉。該政策對新能源汽車扶持力度明顯,為達到積分要求,已有數家存在達標壓力的跨國公司與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先企業達成合資計劃。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最新的雙積分管理辦法一定程度上再次加速推進了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從各家車企的長遠規劃來看,新能源產品的比重無疑在逐漸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