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9月,各種“小鮮肉低調入學”、“大學生軍訓暈倒”的新聞又把我們的思緒拉回到校園時代。不過,離開校園并不意味著與師徒關系的告別,進入青島地鐵的“小鮮肉們”就馬上被新師父們“接手”,開始了“師徒帶教”的生活。教師節之際,記者就帶著大家來看看地鐵人的“花young師徒情”。

  90后師徒的“亦師亦友”

  “師父,下午的任務好像1點多就開始,咱們早點去吧。”“好,中午給你講昨晚的那個圖,讓他們幫忙帶飯過來。”

  盡管成為師徒才一個多月,趙軍帥與徒弟欒林昊卻早已熟絡起來。師父趙軍帥2014年進入青島地鐵,現在是車輛部輪值三班的班長,93年出生的他正在帶第三位徒弟。欒林昊則是今年7月才入司的應屆大學生,和師父不過差了一兩歲。

  “可能是因為沒日沒夜地跟著師父吧,其實主要是我師父太帥,特別有親和力,哈哈……”,欒林昊還沒解釋完快速熟絡的原因,就被師父推到了一邊。

  “因為我也是從他們這樣過來的,加上年齡接近,更容易理解他們的困惑吧,尤其我自己也還是個徒弟,也跟老師父簽訂了師徒帶教合同。我前兩個徒弟一個去了2號線、一個去了11號線,都成了班組骨干,現在有什么問題還會問我。”說完,趙軍帥嘴角不禁浮上了一絲自豪。

  師父話音剛落,徒弟便接上了話:“別看我師父驕傲起來沒個正形,他解答問題的時候還是很有個師父樣的,一會給我講圖的時候就能看到了”。

  “你自己先把圖再好好看看,等我回來再跟你講”,趙軍帥給徒弟布置好任務,離開了辦公室。相仿的年紀,輕松地相處,這就是90后師徒的“亦師亦友”。

小胖師徒的“衣缽相傳”小胖師徒的“衣缽相傳”

  “師父,我這衣服又臟了,今晚洗了就沒得穿了,明天考試,你借我一件唄。”“又借我衣服啊,正好給你上次讓你撐大一號的那件。”

  譚富春和袁景暉是2號線上的一對司機師徒。師父譚富春2014年加入青島地鐵,參加過3號線北段的試運行,徒弟袁景暉為2015屆委培生,師徒二人也都是90后。

  “對這個徒弟啊,我可真是衣缽相傳,借給他衣服好幾次了。”譚富春說,“沒辦法,這邊庫房里悶熱,俺們這些‘心寬體胖’的人太容易出汗了,調試任務緊,恨不得到家倒頭就睡,也就把洗衣服的時間讓給睡覺了。”

  “我師父平時說話就挺逗,也多虧他讓我很快克服了駕駛時的緊張,‘手柄輕四兩,安全重千斤’,面對這么大的責任,新手特別容易緊張,師父就一邊逗趣一邊講課,從手指口呼到確認空隙安全,一點點引導我識記工作關鍵點。”袁景暉說。

  對于地鐵司機來說,具備遇事沉穩、冷靜處理、臨危不亂的心理素質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在遇到突發狀況時從容應對。對于徒弟的緊張,師父又給了一些“考前指點”,“我明天得早點來,再講講要點”,徒弟離開了庫房后,譚富春看著自己的本子嘀咕著。

  面前的逗趣、背后的掛念,這就是小胖師徒的“衣缽相傳”。

“70”“80”師徒的“教學相長”“70”“80”師徒的“教學相長”

  王繼強與任萬真這對師徒都有著豐富的經驗,因專業出身不同,電氣方面較弱的任萬真便拜王繼強為師,補強短板。他們的師徒形式不同于新員工崗前培訓的“師徒帶教”,而是旨在培養高層次技能人才的青島市“名師帶徒”。作為青島市有突出貢獻技師,王繼強技術高超,尤其擅長電氣,對于任萬真這位徒弟,他更多的視為“互幫互助的同事”。

  “任萬真本來就有不錯的技術,學習能力也強,所以我都是通過故障、課題和他一起研究討論。”王繼強說,“他擅長的機械等方面,正好是我不很擅長的地方,我們兩個可以互相學習。”

  任萬真則把王繼強視為難得的好師父,“他的認真負責,對設備的敬畏之心著實感染了我,為了解決一個故障他能沒白沒黑地耗上兩個星期,尤其是他工作了這么多年,還這么有激情,很值得我學習。”任萬真說。

  不久前,任萬真剛排除了一項電氣方面的設備隱患,他說:“這方面我比較弱,跟著王師父補了相關知識后,我平時也更加留心,更敏感了。”徒弟的提升,當師父的自然都看到了眼里,“他的問題意識很強,對設備的小毛病不麻痹,這就是進步的基礎,我也得抓緊行動了,不然他把我的學走了,我還沒來得及學他的呢。”王繼強笑著說。

  互相尊敬,互相學習,這就是7080師徒的“教學相長”。

  (青島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