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山東師范大學,有一位50多歲的老教授劉靜敏,從事語言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已經有31年了。她不僅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普通話的推廣者。

山東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教授劉靜敏表示:“從畢業之后,準確地說是從1986年進入到山東師范大學工作之后,就一直在從事語言的教學和語言的研究。因為在當時我們的目標,就是去當一個合格的教師,是要傳道授業解惑,你自然不能夠不注意你自己的發音了。”

劉靜敏教授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經常會發不準的字母和字詞。“zh 和 z 不分的,‘不知道’發成‘不咨到’,把‘老師’發成個‘老絲’ ‘老四’, 那這個就得慢慢地去給他糾正,一遍一遍地講發音要領,再一遍一遍地聽他們的發音,然后再去給他們糾正。”

劉靜敏介紹,學好普通話首先要過的第一關是心理關,要大膽地去說、不膽怯。第二步是過語言關,認認真真地去看一次新聞聯播,可能你就能學到許許多多規范的發音,所以留心留意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推廣普通話可以真正的架起人與人之間那座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