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余垃圾,是我們最常見也是產量最大的垃圾。據了解,僅章丘一天產生的餐廚垃圾就有60噸。以前處理都是掩埋,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現在章丘區環衛中心發明了新的處理辦法。不過要了解這種方法,第一步要先從垃圾的收集做起。
“每天我們把餐廚垃圾收集后,把垃圾桶運過去,凌晨1點有環衛專門的工作人員上門收,上午再來給我們清洗桶?!辈蛷d經理表示。
那么問題來了,雖然現在餐廚垃圾集中收集了,可是收集起來怎么處理呢?處理的新方法是什么呢?為了調查清楚這些餐廚垃圾的去向,記者對這些餐廚垃圾進行了跟蹤。
一天處理可15噸垃圾,這些蟑螂不得了!
今年42歲的馬宗峰是章丘區環衛中心餐廚垃圾清運工,餐廚垃圾集中收集的工作他已經干了4年了。馬宗峰每天凌晨12時至1時出門干活,按照自己劃分的線路一天收集兩次,每天干8個小時。他會對廚余垃圾做好稱重,統計好飯店一天產生多少垃圾。
機械化作業讓馬宗峰既保證了工作效率,又免去了餐廚垃圾帶來的異味。
餐廚垃圾就是我們俗稱的泔水,經過一路跟蹤,餐廚垃圾清運車來到了一個小山頭的廠房里,這里面除了一臺設備外,并沒有其他的設施。那么,垃圾運到這里究竟要做什么呢?
山東巧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李賓告訴記者:“這是我們自己研發的一套設備,餐廚垃圾經過挑揀進行粉碎,然后通過這個長管子打到那邊的車。”
右手邊是粉碎餐廚垃圾的車間,頭上面是輸送管,左邊是1800平的車間,里面有什么秘密嗎?
記者走進去一看,發現了車間內的秘密——蟑螂!
據記者了解,這些蟑螂一天能處理15噸垃圾,簡直是垃圾處理小能手。
那么,這個人見人厭的蟑螂怎么突然變成了寶貝呢?事情還得從9年前說起。
2008年的一天,李延榮的女兒留學回家,正在看講《蟑螂先生》的動畫片。蟑螂,多么惡心的生物,為何還稱為先生?竟然還是完美造物?
為了得到答案,李延榮開始研究蟑螂。
李延榮告訴記者:“一有人類就有蟑螂,它們和人類共存了300萬年,所以一定有它存在的價值?!?/p>
經過研究,李延榮發現,這個已在地球上生活三億年的,生物鏈最低端的昆蟲生命力強、繁殖能力強并且還是一種藥材治多種病。而最重大的發現是,蟑螂可以吃餐廚垃圾。于是李延榮的手下的三位研究人員對蟑螂展開了系統研究。
遵循食物鏈:蟑螂不但不帶病菌,還能棄廢留寶
山東巧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李賓表示:“我們自己研發了設備,分泵進行擠壓,三個管路擴里面,螺旋推送20米,一直打到頭上,進行頂端喂食?!?/p>
根據蟑螂群居、隱蔽、怕光的習性,李延榮研究出一套系統的養殖方案,避免了人與蟑螂的接觸,也增加了蟑螂的繁殖量和利用率。
其實用生物處理垃圾在國外很常見,但國外因為是分餐制,餐廚垃圾產生的并不多,而中國是聚餐制,產生的餐廚垃圾格外多,所以餐廚垃圾的處理就成了一個大難題。
因為餐廚垃圾里面包括米和面、蔬菜、動植物油、肉骨等,所以有機物含量豐富、水分含量高,很容易腐爛,產生惡臭味,進而滋生細菌,人類都會躲著走,那么,蟑螂吃了就不會吸收有毒物質,攜帶病菌嗎?
對此,李延榮介紹說:“遵循食物鏈規律,讓初級垃圾分解者將垃圾分解掉,把營養能量吸收,在體內聚集大量好的有益的東西,所以蟑螂已經把廢物排出體外,它不但是不帶病菌的,而且還會棄廢留寶。研究人員經過大量的實驗發現,蟑螂是一種棄廢留寶的的生物,而在做成肥料之前,車間會對蟑螂以及卵鞘、糞便進行烘干處理,處理之后的蟑螂就可以作為飼料來喂雞了。 ”
對此,養雞戶畢先生表示,雞吃蟲子一般不生病。
畢先生養雞已經9年了,自從去年開始用蟑螂蟲作飼料以來,明顯雞好養了,健康了不說,打鳴聲也更響了,更有活力了。關鍵是這種無公害的雞直接給他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如今園子里的這些雞早已經被訂購一空,比以往養雞一批雞多三四萬。
可問題隨之而來:一個卵鞘可以繁育出16只蟑螂,每只蟑螂在成熟后平均48小時就可以產生一個卵鞘,只是這一個1800平的車間就有3億只蟑螂,如此強大的繁殖力,如果一旦跑出來怎么辦呢?
對此,李延榮表示:“我們有防逃逸專利技術,360度形成水幕,蟑螂從上面兩邊都過不來,而下面有魚可以吃掉?!?/p>
“垃圾革命”號角吹響,蟑螂3年可處理全國6000萬噸垃圾
經過6年的研究,李延榮團隊在研究蟑螂的過程中已經注冊了40項專利技術,這種無害化生物處理方式不僅解決了餐廚垃圾處理難的問題,在養殖環節完全達到全自動化。
李延榮說:按照實驗數據,產業化規模是30倍左右,現在有300噸左右,每年能達到9000噸,后年就是27萬噸,大約三四年就可以夠全國處理餐廚垃圾。
據統計,全國每年產生6000萬噸餐廚垃圾,需要蟲體480萬噸到500萬噸,處理掉垃圾能夠產生500萬噸優質蛋白飼料。
如今,李延榮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和心愿:人類和蟑螂共存了300萬年,誰也沒贏誰,既然是上帝創造的完美生物,我們何不化敵為友?
就在8月4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幾位專家評價后得出結論:“利用蟑螂處理餐廚垃圾是一項新技術,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蟑螂處理餐廚垃圾,再變廢為寶產生蛋白飼料,3年就可以處理全國6000萬噸垃圾,“垃圾革命”的號角已經吹響,李延榮的希望這個技術可以推廣發展,讓蟑螂這個曾經讓人害怕的昆蟲來解決世界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