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個多月時間,被譽為濟南“第二條經十路”的劉長山路就要全線貫通了,位于王官莊大眾廣場的華潤萬家超市將因此受益,因為這將引來大量西部客流;只是它似乎不愿意再等了。
12日,住在王官莊附近的人們發現,華潤萬家掛出《告顧客書》,稱將于本月16日停止營業。這意味著,這個頭頂“全國最大超市連鎖”光環的企業,將放棄進入山東開設的第一家店。

本月16日超市將要停業
周末的王官莊大眾廣場附近人來人往,西側的劉長山路全線貫通工程正在做最后施工,昔日狹窄的道路被寬闊的柏油馬路所取代,這意味著,很快白馬山片區居民將更加方便地來這里消費。
只是大眾廣場下面的華潤萬家超市里,卻難掩凄涼:原來商品滿滿的貨架已開始缺貨,人們爭先恐后地搶購著正在處理的便宜商品;超市外的百貨區,很多店鋪早已先行撤離,孩子在寬闊的場地上玩耍。
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在超市各入口處貼出了《告顧客書》,其中這樣寫道:因區域經營調整,將于2018年5月16日停止營業,自5月10日起門店營業時間調整為8:30-17:30,不便之處敬請諒解。至于消費者手中的華潤萬家購物卡、會員卡,依據卡片說明,依舊可在濟南或全國其他門店使用。《告顧客書》下面還貼了一張《通知》:百貨區營業到2018年6月底,營業時間為早8:30-晚9:00。
“停業就是關了,應該不再開了。”負責處理善后事宜的華潤萬家濟南陽光新路店相關負責人說,此前在大眾廣場店買的商品,如有任何問題或需要售后服務,可到陽光新路店進行咨詢或辦理。
早在去年就有關店打算
“靴子終于落地了,實際上早在去年,總部就有關掉這家店的打算。”曾在華潤萬家大眾廣場店工作的劉先生說。之所以這么慎重,可能與這家店的特殊地位和象征意義有關。
早在2009年濟南啟動建設大眾廣場下的人防設施時,就想到了“戰時作為城市防災救災避難場所,平時為集購物、健身、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商業服務設施”,還與華潤萬家達成了合作協議。對華潤萬家而言,這絕不是一家普通的店,此前它作為國內最大超市連鎖企業,一直未能進入“兵家必爭之地”的山東市場,這家店相當于其進入山東第一家店,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是當時全國單體面積最大的人防工程,足夠打造一個綜合性商業體。
2011年9月,這家店開業了,只是剛開業就曾因消防不合格而被迫停業整頓,之后重新開業;后來華潤萬家內部將這一事件理解為,競爭對手在后面起了很大作用。不過依托其品牌影響力,開業初期還是得到了周邊消費者認可。只是后來,這家店表現出越來越多的水土不服,比如吸引客源的生鮮品占比太小,客流量有限;超市面積體量太大,租金難以承受。2016年,它毅然“斷臂求生”,將超市面積縮小了一半,閑出來的空間當作停車場。
選址出問題競爭太激烈
縮小經營面積,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華潤萬家內部將關店解釋為:當時選址出了問題,這一帶居民消費能力低,平均客單價比其他地方低五六塊錢;再一個,周邊超市太多,競爭激烈。的確,周邊三四公里內,高峰期布局著大潤發市中店、華聯生活廣場店、華聯超市廣場店、銀座鴻園店、銀座郎茂山店、統一銀座、天隆超市,還有華潤萬家陽光新路店、家家悅海鮮市場店、沃爾瑪陽光新路店等10家店。
這些店面各自分割著一塊市場范圍,且很多情況下都是重合的,比如沃爾瑪與家家悅、銀座、大潤發,都有重合部分,于是2016年5月,沃爾瑪撤出了;又比如華潤萬家大眾廣場店,南有華聯生活廣場店,攔住了南來的客流,北有華聯超市廣場店,攔住了北來客流。至于西部客流,受交通和消費能力所限,來華潤萬家消費的也少;東部客流則被銀座、家家悅等分流。
近年,附近低端社區市場拆除,給大超市帶來了短暫客流增長期;此后,附近又建起不少新市場,社區店、便利店、水果店、肉菜店等新業態又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大超市客源又被分流。“再加上年輕人習慣網購,甚至生鮮品也在網上買,今年大超市生意非常難干。”周邊某大型超市負責人李女士說。
舊址“接盤俠”挑戰不小
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近日發布的《2017年中國快速消費品連鎖百強排行榜》中,華潤萬家再次蟬聯第一,但這并不妨礙其繼續關店:今年4月30日,華潤萬家青島海爾路店停業;去年11月,煙臺海港路店也關了……華潤萬家自2011年進入濟南開設大眾廣場店以來,曾連續在中海環宇城、丁豪廣場開店,后來又借助與樂購合作,接收了其在經四路萬達廣場的店面,只是2016年底這家店也關了。
分析人士認為,種種跡象表明,華潤萬家正在戰略調整,有脫實就虛傾向,希望借助線上向線下引流,比如最近,它連續與騰訊、京東、美團等互聯網巨頭簽署合作協議,發力新零售,此前,沃爾瑪已經與京東合作。
華潤萬家撤出后,大眾廣場店舊址將做什么?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把物業交還給業主方,具體做什么不清楚。記者咨詢物業管理方,也沒有得到明確答復。“劉長山路全線貫通后,這里的地理位置將更加優越。”李女士說,尤其是白馬山片區改造升級,將帶來大量外來消費群體,如果不做商業有些可惜。不過,如果做商業,接盤者挑戰也不小,周邊對手競爭且不提,單就6.5萬平方米的體量而言,租金壓力也不小,需要精心策劃,尋找市場空白,然后再定位。
(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