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開始,山東迎來今年入汛以來首次強降雨,省氣象臺發布首個暴雨紅色預警信號。強降雨導致淄博、濰坊、泰安、日照、臨沂、濱州等6市14個縣(市、區)的31個鄉鎮(街道)不同程度遭受洪澇災害。全省各地嚴防死守,確保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全省降水量相當于一萬多個大明湖
記者從氣象部門獲悉,25日4時至26日15時,全省普遍出現降水,平均降水量76.8毫米,折合水量約120.6億立方米。如果按照大明湖120萬立方米的蓄水量計算,相當于多了一萬多個大明湖的水量。
從各市平均降雨量來看,萊蕪最多,為149.5毫米。超過100毫米降水量的城市共有萊蕪、淄博、濰坊、濟南、泰安5個。17市中,棗莊降水量最少,為30.5毫米。
山東省水利廳發布的汛情通報顯示,最大點降雨量,臨沂沂水縣輝泉雨量站達333毫米,全省有40個縣(市、區)平均降雨量超過100毫米,86個縣(市、區)平均降雨量超過50毫米,最大縣(市、區)平均降雨量,濰坊安丘209.1毫米。濟南市25日晚啟動了有記錄以來的首次防汛紅色預警,市區平均降雨量達147毫米,趵突泉水位一夜上漲22厘米。
統計數據顯示,入汛以來(6月1日8時至6月26日8時),全省平均降水量109.8毫米,比歷年同期偏多69%,比去年同期偏多57%。
山東省氣象臺預報,27日白天,魯東南地區天氣陰局部有小雨轉多云,其他地區天氣多云轉晴。27日夜間到28日白天,魯中的西部和魯南地區天氣多云間陰有雷雨或陣雨,其他地區天氣多云。
全省提前防范未接到人員傷亡報告
針對本輪強降雨,早在6月24日的省委十一屆五次全體會議上,省委書記劉家義就對防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省委副書記、省長、省防總總指揮龔正作出部署安排。省防總下發《關于做好強降雨防范工作的緊急通知》,全省各地嚴防死守,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臨沂市沂水縣沙溝鎮輝泉村18小時內降雨量達到333毫米。此地三面環山,雨水沿著山體傾瀉而下,在輝泉村河道形成山洪,溢出河道的洪水沖刷著兩岸農田。

“有十幾畝農田的土壤幾乎被沖干凈了,露出了下面的巖體。”一位參與現場搶險的沙溝鎮黨委干部介紹,緊鄰村莊的一座小型水庫水位線一度還差40厘米就要溢堤。
按照應急預案,當地共有67支小分隊部署到各處搶險,當地調集了兩臺挖掘機緊急拓寬溢洪道。險情在26日上午基本排除,河道水深從兩米多降到了一米多,農田里的水也漸漸退去。輝泉村河道兩岸有100多畝農田受災,其中倒伏玉米50多畝,還有一部分黃芪、丹參等中草藥作物受損。

省水利廳汛情通報顯示,本次強降雨造成濟南、淄博等地城區短時內澇積水,部分路段實施了交通管制;造成德州、聊城等地農田短時積水,5座水庫開閘泄洪。目前未接到人員傷亡報告,未接到重大險情報告。
民政部門統計,降水造成淄博、濰坊、泰安、日照、臨沂、濱州等6市14個縣(市、區)受災。截至26日14時統計,全省受災人口9.1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0.68萬公頃,其中成災面積0.32萬公頃,絕收面積539公頃;倒塌房屋59間,嚴重損壞房屋56間,一般損壞房屋409間;直接經濟損失1.93億元。
多地內澇積水人車被困險情頻發
本次強降雨造成濟南、淄博等地城區短時內澇積水,再次暴露出一些城市排水短板問題。
在濟南,濼口車站街積水有半米多深。附近百戶居民家中從25日晚上起有不同程度的積水,不少人一夜無眠。截至26日中午,居民家中仍然在停電,不少人家里廚房都是水,休息、吃飯都成了問題。附近一家物流公司大院和倉庫里成包的貨物被泡水。老板稱大約損失20萬元。
天橋區排水管理服務中心一工作人員表示,這里積水之所以如此嚴重,主要是地勢低洼導致的。“這條路的地形是南北高,中間低,南北兩側能比中間低洼處高出1米多。”另外,這里唯一的泄洪渠道就是濼林溝,而它的排水量是有上限的,所以,每到雨季,經常會發生雨水倒灌的情況。
該工作人員介紹,濼林溝的排水也是排到小清河中,這場大雨降水量很大,小清河的排水壓力極大,濼林溝的排水也受此波及。綜合以上種種原因,濼口車站街的積水才到了如此程度。該工作人員表示,要想徹底解決此問題,需對街道及兩側民房整體改造。
26日凌晨,淄博市博山城區及各鄉鎮多處重要路段積水嚴重,人車被困險情頻發,當地一民間救援隊4小時內出動40名隊員,搶救了上百人與百余輛車。
在煙臺,煙臺大學綜合樓北側的道路大面積積水,有不少大學生上課要抓著護欄從圍墻上通過。“昨天下了一晚的雨,一早去上課就變成這樣了,水淺的地方就墊著磚頭,水深的地方有十厘米左右,同學就抓著旁邊的護欄挨個通過。”學生稱積水路段有100米左右。
在這次降水過程中,全省交管部門出動警力12000余人次,保障了雨天車輛通行秩序。各地交警、消防都發布了一些救援情況,在橋洞等低洼易澇地區仍發生了一些車輛和人員受困險情。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