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三輪目前是快遞派送的主力軍。(王鵬淇 攝)電動三輪目前是快遞派送的主力軍。(王鵬淇 攝)

  對許多網購達人來說,在路上看到滿載貨物、跑起來風風火火的電動三輪都會有一種別樣的親近感,因為不一定哪輛車上就裝著從網上血拼來的“寶貝”。而對快遞公司來說,電動三輪車價格低、載貨量大、性價比高,也被視為提高行業末端配送便捷性和效率的“神器”。近日,一條濟南市擬兩年內在建成區禁行所有三輪車的消息,吸引了網購一族和快遞小哥們不約而同的關注,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一個問題,如果沒了電動三輪,我的快遞怎么辦?

  三輪車兩年內或將禁行

  “聽說前幾天征集了規范三輪車行駛的意見,是不是以后電動三輪車就不能在市區內行駛了?這樣的話,以后我的快遞怎么辦?”市民王強家住經十路沿線,前幾天在和朋友聊天中得知了濟南著手規范三輪車上路行駛的消息,“為此我專門查看了具體的公開征求意見稿,發現我家所在的區域正位于禁行區域內。”對于經常在網上購物的王超來說,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我的快遞還能按時收到嗎?

  王強所說的征求意見稿便是8月2日張貼于市公安局官方網站的《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三(四)輪車管理的通告(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告”)。根據通告,濟南市將在政策施行生效之日起至2019年7月31日,禁止機動三輪車和非機動三輪車在城市高架路、快速路、經十路(鳳凰路至二環西路)等多條道路以及二環路(不含)以內道路右側設有公交專用道的道路通行。自2020年8月1日起,城市建成區內禁行三輪車。

  通告還對用于保障民生及公共服務的機動三(四)輪車設置了過渡期,在過渡期內由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現有車輛規范管理措施,報市政府核準后方可上路行駛,但不得在三輪車禁行道路行駛。據了解,目前公布的還只是征求意見稿,意見反饋時間已于8月6日截止。

  電動三輪占比超九成

  順豐快遞員小陳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后第一想法與王強類似:我的快遞還能按時送到嗎?

  “我主要負責的就是經十路附近一個片區的快遞投遞和攬貨業務,每天的業務量很大,如果三輪車不能使用了的話,每天的派件數量肯定會大幅減少。”小陳告訴記者,目前對快遞員來說,電動三輪車是效率以及性價比最高的工具,相比電動兩輪車,三輪車裝貨多,還可以通過上鎖來保證快件的安全,而和機動車相比,電動三輪車成本更低,停車也要方便很多。據小陳介紹,目前他們公司的快遞車數量應該接近3000輛,而為了保證服務質量和便于管理,從去年開始,所有的三輪車都需要上牌照,而且為了能夠合法上路,每個快遞員也需要考出三輪車駕照。

  “目前我們公司在濟南區域共有電動三輪車大概600輛,在派件工具當中占比在九成左右。”中通快遞媒體事務部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三輪車派件相對來講性價比更高一些,如果三輪車被禁了的話,將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如果三輪車禁行了的話,快遞公司該怎樣應對呢?山東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根據《通告》提到的,用于保障民生及公共服務的機動三輪車,可以有一年的過渡期。在這個過渡期里,政策可能會逐步完善落地,而新的配送模式也可能會相應出現,包括高科技手段的無人機、無人配送等都會盡快得到應用。但目前這些模式都還在創新探索階段,還不是主流。

  快遞業需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

  近年來,伴隨著網絡零售市場的發展和快遞基礎設施完善,我國快遞行業實現了跨越式增長。2011年以來,我國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均保持逐年增長的趨勢。去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400.6億件,今年更是將達到490億件,如果按2016年末中國大陸13.8億人口計算,人均快遞量達35件。這數量龐大的快件,其中有近九成是靠快遞員們騎著電動三輪車送到用戶手中,而根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與蘇寧易購聯合發布的《2018快遞員群體洞察報告》顯示,快遞員上門比例已經達到了94.2%。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公示信息顯示,全國快遞業對電動三輪車需求量超過百萬輛,這種情況下,如何在市場需求和監管之間找到平衡點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對快遞產業來說,目前我國一線快遞員缺口逐年擴大,城市對各類車輛的管理越來越嚴格,快遞末端高交通流量、密集勞動力的傳統模式不可持續。在此情形下,城市末端配送體系亟待創新,智能快遞柜、快遞驛站的布局也需要進一步推廣,同時,快遞公司也應該加強對一線派送員的交通安全意識的培養,以安全交通爭取通行便利。

  對此有行業專家表示,快遞業已日漸成為城市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礎產業,從業者、監管者等有時需要跳出產業自身的框架,更多地從城市發展的整體格局中去規范、推動快遞業的發展。(來源: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