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耄耋老教師捐300萬元 設助學基金會 從教66年,捐出畢生積蓄;兩名北大新生獲首筆助學金

  江淮晨報8月15日消息,從教66年,一直奮斗在教育教學一線;耄耋之年,捐300萬元畢生積蓄設助學基金會。8月12日上午,安徽阜陽市界首一中舉行了一個簡短的捐贈儀式:86歲老人呂顯才捐贈300萬元個人積蓄,設立界首市呂顯才助學基金會。他希望用這筆錢幫助優秀學子,讓他們學成之后回報社會。當天,兩名考入北京大學的學生獲得了首筆助學金。

  一家3個孩子上大學助學金解了燃眉之急

  8月12日上午,界首一中畢業生張富強、陳曉東走上講臺,領取了呂顯才助學基金會首次發放的獎學金,每人2萬元。

  張富強在今年的高考中,以695分的成績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錄取。對于張富強家來說,這筆獎學金來得很及時,幫助他解決了大學學費的難題。“張富強還有兩個姐姐,都在讀大學。”據介紹,3個孩子每年的學費需要數萬元,他家的經濟壓力很大。“這些錢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張富強在走下講臺后表示,“感謝呂老師的善舉,今后一定努力學習,爭取早日成才,將呂老師的善心在更大范圍內擴散,回報桑梓。”

  據介紹,該基金會原始基金數額為300萬元,由呂顯才老人個人發起設立,不接受其他社會團體、企業及個人捐贈。基金會設在界首一中,還將設立董事會進行管理。

  每年,基金會都會資助界首一中、界首中學考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學生。

  已經留給子孫“知識財富”,想把有形資產留給別的孩子

  1932年出生的呂顯才20歲進入界首一中(當初校名為界首中學),開啟了教書育人生涯。1995年,從界首一中退休的他念念不忘教書育人初衷,在國家鼓勵發展民辦教育的背景下,創辦了界首市崇文中學。無論是在界首一中,還是到后來創辦的學校,出身貧寒的呂顯才都特別關注貧寒學子。

  時至今日,呂顯才在教育教學一線已工作了66年。他說,“我自己出生于貧寒家庭,知道生活的艱辛,接觸過很多貧困學子,都會盡自己的全力幫他們渡過難關。”曾經,一名學生成績十分優異但家境貧寒,沒有伙食費,夜里又生病了,呂顯才自掏腰包連夜為學生買藥,還幫助學生爭取到了生活補助。

  作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他見證了界首教育事業的發展,也希望為界首教育事業再貢獻一點余熱。兩年前,看到外地有人設立個人助學基金,呂顯才就多方咨詢,想用自己多年的積蓄設立一個助學基金。經過長期準備,呂顯才聯系了界首一中,決定在該校設立呂顯才助學基金會,每年為界首一中、界首中學考入名校的優秀學子、貧寒學子提供助學金。

  “社會對教育事業越來越重視,能出一份力,我感到很榮幸。”他說,自己的孫子、孫女都已經完成了學業,他已經給了他們巨大的“知識財富”,不想再留給他們更多有形資產。

  值得一提的是,呂顯才老師的女兒、女婿也都是界首一中的教師。“以后基金會出現基金缺口,作為子女我們會繼續投入資金。”呂顯才的女婿劉新才說,他們會幫助老人將這個善事一直延續下去。(來源:江淮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