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中秋節(jié),小王和丈夫小張(均為化名)一起回老家和家人團聚。這一次回家,和以往的感受大不相同:以前老人都盡量避開孩子的話題,而這次,他們提前準備了許多小孩子用的東西,盡管他/她還只是媽媽肚子里三個月不到的胚胎。

  沒有人比小王更能體會腹中胎兒的來之不易: 丈夫做了一次睪丸活檢取精手術(shù),自己做了七次取卵手術(shù),最后試管授精形成的三個胚胎中,只有一個正常,被植入體內(nèi)……

  浙大婦院的醫(yī)生開玩笑說,輔助生育所有的技術(shù)都在這對夫妻身上用了一遍。

先查出丈夫無精先查出丈夫無精

  后又發(fā)現(xiàn)妻子染色體異常

  2016年4月,當時距離這對小夫妻結(jié)婚已經(jīng)一年半,但一直都沒要上孩子,于是就近找了·一家醫(yī)院做檢查。

  醫(yī)生告訴他們,丈夫患有無精癥,很難生育。小張當時就懵了,他覺得自己身強力壯、青春正盛,怎么可能會有問題?

  無精癥在男性不育中約占10%的比例,隨著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變大,臨床上無精癥就診的患者也逐年提高。

  回家后,小王明顯感到丈夫心情壓抑,“男人嘛,肯定都要面子,自尊心很強,所以接下來一年我都沒有在家里提過孩子的事情。我心想,大不了以后領(lǐng)養(yǎng)一個。”

  這期間,他們回了一趟老家,把情況告訴了家里的老人。小張的媽媽勸他們,兩個人都只有27、8歲,兒子又特別喜歡孩子,不如再去其他醫(yī)院看一看,試一下試管嬰兒。

  小張的哥哥有個女兒,每次回家,他都會買很多玩具送給侄女。看著丈夫和侄女玩鬧的畫面,小王暗暗下決心,一定要為丈夫生下一個屬于他們兩個的寶寶。

  2017年4月,距離上次檢查正好一年時間,夫妻倆來到浙大婦院生殖內(nèi)分泌科就診。

  小張的檢查結(jié)果和之前無異,被診斷為梗阻性無精癥,醫(yī)生建議嘗試附睪顯微取精。但這一次,小王這又發(fā)現(xiàn)了新問題:檢查顯示她的性染色體存在異常,導(dǎo)致先天性卵巢發(fā)育不全,卵巢功能不好。

  小王說,她的姐姐、弟弟生孩子都很順利,所以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在生育上會有問題,一下子就體會到丈夫一年前自責又無法接受的心情了。

  夫妻雙方都有問題,這大大加大了做試管嬰兒的難度。當時他們也沒有預(yù)料到,接下來的一年將會共同經(jīng)歷這么多考驗。

  半年取卵7次

  只有2次上了麻藥

  打怪的第一關(guān),是找一個認真、負責的醫(yī)生,夫妻倆最后選擇了浙大婦院生殖內(nèi)分泌科主任朱依敏教授。

  但僅僅是掛上朱主任的號子,他們就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每次我們都守著放號的點,電話、微信、APP都用上,但朱主任的號子實在太難掛了。”小王記得很清楚,最后是某天下午三點,終于通過電話成功搶到了號子。

  朱主任發(fā)現(xiàn)兩夫妻都有問題,而且問題還不小,這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為此,她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為他們制定一個最佳的治療方案,

  丈夫的治療手段比較明確,6月20日小張做了“左側(cè)附睪切開顯微取精術(shù)”,很幸運,鏡檢提示可見1處活動精子,馬上就冷凍了2管精液。

  但小王的促排方案,幾經(jīng)修改,最后確定為微刺激方案促排方法。一般人用上促排卵藥物后,一次能取8~15顆卵子,但她的卵巢功能不好,不得不多次取卵,她為此辭掉了工作,全力配合治療。

  “第一次是11月13日,第二次是12月6日,第三次……”最后,小王一共取了七次卵,冷凍了6顆卵子。每一次取卵的日期,她都牢牢記在腦子里。

  前面兩次取卵,醫(yī)生給 她用了麻藥。考慮到后面還要取很多次,她擔心對自己和將來的寶寶不好,主動提出來不用麻藥。因為她每次取卵數(shù)量少,時間短,醫(yī)生覺得不上麻藥問題不大,就答應(yīng)了她的請求。

  所以,孩子還沒有出生,小王就已經(jīng)體驗了五次難以描述的疼痛,“酸酸脹脹的,不是那種刀割的疼,有點像痛經(jīng),但痛的程度比痛經(jīng)嚴重得多。”

  2018年7月,第7次取卵,獲得2個卵子。前面冷凍的6個卵子和丈夫的精子一起被解凍,形成了3個胚胎。因為小王的性染色體異常,所以他們做的是最先進的胚胎著床前遺傳學診斷技術(shù)(PGD),可以對培育形成的胚胎/囊胚進行檢測。

  檢測之后,只有一個胚胎的染色體正常,被移入小王的子宮,成功懷孕。朱主任說,接下來她還將繼續(xù)做染色體和基因檢測,確保孩子沒有基因方面的問題,考驗還沒有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