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刊發了《公司注冊次日,40個騷擾電話襲來》的報道。譚先生因朋友在濟南注冊公司留下聯系方式后,第二天就接到大量騷擾電話一事。不少壹粉和網友也表示有類似遭遇,卻無計可施。他們不解,為何企業注冊信息泄露會在濟南多發?問題的根源到底在哪兒?在數據跑腿時代,信息安全更能體現一座城市的營商環境,誰來保證這些“跑腿”的數據安全?
多個單位共享信息
一旦泄露很難追查
和譚先生一樣被騷擾電話“精準打擊”的公司或公司負責人不少。壹粉小馬哥留言說:“只要有注冊,騷擾電話就不斷,我經歷過兩次了,有內鬼。”壹粉設計師李建欣也說,“天天都有記賬公司打電話,煩死了……也沒人管這個事。”壹粉不發光的金子說,有同感,望打擊。“我也遇到這種情況”是壹粉們留言最多的內容。
在濟南多區都有注冊公司的蔡先生說,這種情況濟南各區都存在。“我9月30日在歷城區政務大廳注冊公司,營業執照還沒拿到,就開始接到騷擾電話了。”
包括濟南的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在內的相關負責人都坦言,類似的情況在濟南各區縣都出現過,而且已經存在多年,不時會接到類似的投訴,但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2014年開始“多證合一”,企業申請注冊登記的信息會同步推送到相關行政部門,能接觸到信息的并不只有注冊登記方面的工作人員。
數據共享能大大提高行政審批效率,但也會使得數據被更快、更方便地在各個行政部門被獲取。從2014年開始,公司登記核準環節,省市場監管局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多證合一”的要求,還會通過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時將登記數據同傳給稅務、社保、統計、公安、住建等多個部門。
此外,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除了省市場監管部門開發的登記核準系統外,濟南市市場監管局還開發了市場主體事中事后監管平臺。在濟完成注冊幾個小時內,與企業事中事后監管有關的行政單位的相關人員,能看到企業注冊登記的信息,聯系方式是其中最基本的信息之一。
“這是為了加強對企業的事中事后監管,目前濟南市市場主體事中事后監管平臺的信息會同步到約500個相關行政單位。”濟南市市場監管局上述負責人坦言,不論是哪個平臺,能接觸到企業注冊信息的單位和人員都很多,一旦出現信息泄露,很難查到具體是誰,“就像大海撈針。”
“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多年了,我們也進行過調查,但至今沒有證據證明哪一位工作人員涉嫌泄密。”濟南市市場監管局企業信用處相關負責人說,為了防止出現“內鬼”,此后濟南市市場監管部門就要求企業注冊窗口人員簽訂《保密協議》,同時負責本單位與企業注冊有關的信息保密。
不論是此前負責企業注冊工作的濟南市市場監管局,還是目前負責該工作的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均表示對企業注冊審批窗口的工作人員要求嚴格,基本不可能泄密。
審批窗口所有操作
都會被無死角錄像
企業注冊環節的漏洞真的不可能出在注冊環節嗎?
21日,在濟南注冊過多家公司的蔡先生說,自己9月30日在歷城區政務大廳注冊公司,信息是幾天前自己在網上填寫提交的。而剛提交信息還沒有拿到營業執照時,他就接到了騷擾電話。“提交信息第一天接了20個,第一周最多,之后才慢慢少一些。”
蔡先生說,自己投訴后,歷城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的工作人員給出的解釋是,局里有嚴格的辦事制度不會泄露信息,而且企業的基本信息是對外公布的,另外,外界獲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這個解釋我就不認可,我營業執照還沒有辦出來,信息不可能對外公布?而且聯系方式也不可能第一時間對外公布。”
“還沒有拿到營業執照就有騷擾電話,我不得不懷疑是注冊審批環節出了問題,他們是首先接觸到企業信息的人。”蔡先生說,自己的多家公司中,也有代記賬公司,有朋友向他透露有負責企業注冊的內部人員會出售企業信息,一個月1800元,快的上午注冊的中午就能發到郵箱。“不過他只是告訴過我一個微信號,因為知道買信息違法,我也沒有加,沒有核實。”
受理夏先生公司注冊的行政審批部門相關人員介紹,窗口工作人員的所有操作都會被無死角錄像,電腦也會被監控。
雖然這些都被記錄,而全天的審批業務環節被記錄的軌跡和視頻無數,后臺是否有足夠的人在監督,同樣是一個疑問,相比記錄,后臺的監督環節更不能缺位。
濟南市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也坦言,目前局里沒有專門的人對審批環節是否有人私自記錄信息進行抽查。
濟南市市場監管局企業信用處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從濟南市市場主體事中事后監管平臺直接導出數據泄密的可能性很小,因為相關單位都沒有權限。不過如果在平臺中查看匯總的企業登記信息后并拍照留存,也不是沒有可能,但很難查證。
“能記錄軌跡、有錄像留存就說明反查是有依據的,既然有這么多投訴,就該好一一反查了。”有網友留言表示,接到一個投訴就反查一個,這才能讓能接觸到企業注冊信息的工作人員不敢泄密,只簽訂《保密協議》而后續監督沒有跟上,很難有效果。
還有壹粉希望公安部門能介入調查,“警察可以找打騷擾電話的,問他找誰買的,一個一個地查。”
是否系統本身漏洞
還有待進一步了解
除了能接觸到注冊登記信息的工作人員外,注冊登記所使用的系統是否安全也是一個問題。壹粉一湯半書留言說,現在是網絡時代了,用爬蟲竊取也是可能。而濟南市場監管局上述相關負責人也說,“如果是大規模的信息泄露,可能是在外網登錄省政務服務系統時,一些爬蟲軟件爬取了系統中未公布的信息。”受理夏先生公司注冊業務的行政審批服務部門也表示,自己只是系統的使用方,而系統本身是否有漏洞,還有待進一步了解。
“但也不能因此說企業注冊信息就該泄露,如果在這里注冊一家公司立刻就被騷擾電話打得頭大,下次再想注冊公司,是不是得再考慮去哪里注冊更放心了。”有網友表示,在數據跑腿的時代,數據安全同樣是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好的營商環境應該是讓數據安全地跑腿。“如果搭建了大數據平臺和系統,就應該保證系統的安全性,而不應該讓漏洞跑得比數據還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