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司法行政新體制正式運行的第一年,是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全面開展的開局之年。新職能、新形勢、新任務,對全省司法行政隊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機構重組這一年多來的工作成績單如何?新一年我省司法行政領域又將有哪些亮點工作?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專訪了省司法廳廳長解維俊代表。

省司法廳廳長解維俊代表。
>>> 依法治省重點任務破題落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2018年10月,原省司法廳和原省政府法制辦公室職能整合重新組建山東省司法廳,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省司法廳。如何評價這一年多的工作?
解維俊:可以說,這一年是政治強化之年、改革創新之年、奮進跨越之年。
現在的司法行政雖然和過去的名稱保持一致,但內涵和外延可以說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重新組建后的山東省司法廳形成了“一個統籌、四大職能”工作布局,工作邊界拓展到整個法治建設領域,成為法治綜合部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說到“一個統籌”,2019年是全面依法治省的開局起步之年,在這方面成效如何?
解維俊:全面推進依法治省工作,是個很宏大的課題,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建設等各個方面,涉及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等多個領域多個部門,面廣、點多,標準要求高,各項工作都需創新開拓。
《平安山東法治山東建設三年規劃(2019-2021年)》,將法治建設成效納入省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和省直機關績效考核;《法治山東金招牌研究》《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標準化研究》《山東省公民法治素養研究》三項研究成果已經出版發行。今年要推動依法治省重點任務盡快破題落地。
>>> 萬名行政機關人員旁聽庭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前不久,司法廳組織旁聽一起因占用耕地引起的行政訴訟案件,在省法院設主會場,各市、縣(市、區)設分會場,參與旁聽的行政機關人員達到一萬多人。
解維俊:是的。這次旁聽庭審,參與范圍之廣、旁聽人數之多、重視程度之高在全省尚屬首次,是一堂生動而深刻的法治教育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此前行政訴訟案件常有“告官不見官”現象。告“官”能見“官”,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樸實的訴訟需求。在行政訴訟中,這方面山東司法行政如何流程再造?
解維俊:2015年修訂的《行政訴訟法》規定,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這是新行政訴訟法的一個亮點,也是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問題。
同時,進一步加大了考核監督力度,很多市已經將行政應訴情況納入考核。比如濱州,“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納入了全市考核系統并每月通報,考核成績差的,予以通報并約談主要負責同志。
2019年我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73.68%,比上年增長了14個百分點,行政機關負責人不會出庭、不愿出庭的情況發生根本性改變。
>>> 加快推動《山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出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前不久,您剛剛向省人大常委會作《山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立法說明。能否介紹下情況?
解維俊:對標國際標準和國內先進地區,我們的營商環境在體制機制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和問題。去年,國務院頒布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立法實踐基礎和外部條件已經成熟,制定出臺一部我省優化營商環境地方性法規非常必要。今年我們將加快推動《條例》出臺,并抓好貫徹實施。
《條例》起草過程中,我們向省直49個部門、16個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書面征求意見。多次組織調研組,先后赴全省各市進行立法調研,召開20多個座談會,聽取企業、行業協會商會、基層工作部門意見,總結梳理出營商環境工作中存在的市場不公平、政務少服務、法治不彰顯等八個方面18類問題。
《條例》起草重點把握了三條原則。一是立足山東實際,體現山東特色。二是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制度創新。三是堅持政府主導,推進社會共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除了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立法,司法廳在提高行政立法質量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完成了哪些重點立法項目?
解維俊:全省行政立法工作全面提速,去年提請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17件,制定省政府規章12件。
“特色”是地方立法的靈魂。圍繞保障全省八大發展戰略和機構改革順利進行,我們推動出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促進條例》,這是全國首部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地方性法規。
>>> 法律服務零距離全覆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全省法律援助覆蓋人群從3.6%擴大到6.1%;開通農民工欠薪求助綠色通道,全年共辦理農民工討薪法律援助案件23682件,為農民工討薪4.69億元……可以說,司法廳在公共法律服務方面交出了亮眼成績單。
解維俊:一組組數據展現出政策的溫度、民生的改善,更是全省司法行政人背后的“功夫”。比如,濟南打造法援在線平臺,老百姓足不出戶即可申請法律援助;濱州創新實行“律師點援與案件指派相結合制度”,把所有法律援助律師按類別分別公示,困難群眾在接受法律援助時可自主選擇援助律師,讓法律援助更精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山東的人民調解工作一直開展得有聲有色,創造了很多具有山東特色的“楓橋經驗”,請您談談具體做法。
解維俊:去年,我省積極開展“大排查早調解護穩定迎國慶”專項活動,全省共排查糾紛近12.7萬次,預防糾紛9.4萬件,化解糾紛27.7萬件。
創新“楓橋經驗”山東實踐,我們部署開展實現矛盾不上交三年行動,積極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印發《山東省基層法律服務隊伍發展方案(2019-2022年)》,引導基層法律服務力量向鄉村轉移。
>>> 開辟掃黑除惡“第二戰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隨著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的深入,全國掃黑辦提出要在監獄開辟“第二戰場”,我省在監獄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解維俊: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第2次推進會開展以來,山東監獄積極開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第二戰場”,組織開展掃黑除惡“大坦白、大檢舉、大揭發”活動,深挖摸排涉黑涉惡線索。比如,我們通過宣傳發動、逐人排查、從嚴管控等措施深挖摸排涉黑涉惡線索,掀起涉黑涉惡線索深挖摸排新攻勢。
制定獎懲政策。出臺涉黑涉惡線索物質獎勵辦法,規范線索摸排獎懲程序,引導在押罪犯及其家屬積極檢舉揭發涉黑涉惡線索。通過強化線索管理、做好檢舉人保護工作、嚴明執法執紀等舉措,掀起深挖摸排涉黑涉惡線索的新高潮。
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崔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