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凌晨,經過90天的連續作業,隨著最后一節段拱肋精準安裝到位,由中交二公局施工的齊魯黃河大橋首跨拱肋順利合龍。拱肋總重量達3200噸,相當于2000余輛私家車。合龍后,施工方將逐步拆除鋼拱肋拼裝支架,開始吊桿的安裝及線型調整,再進行420米主跨拱肋施工。因在黃河上進行施工,大橋拱肋拼裝環境之特殊在國內外極為罕見。

  首跨拱肋總重達3200噸

  相當于2000余輛私家車

  21日上午10時許,記者從黃河南岸遠遠地看到,一條優美的弧線橫臥在齊魯黃河大橋280米首跨上。跟隨施工人員登上大橋后,這條弧線變為了大型的拱形鋼結構骨架。這就是凌晨順利合龍的大橋拱肋,拱肋下則是用鋼柱搭建的巨型支架,這些支架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日前,齊魯大橋主跨頂推完成,在主跨頂推過程中,施工方在已經頂推到位的北岸280米跨(首跨)鋼箱梁上利用120噸龍門吊拼裝模塊式拱肋支架,采用滿堂支架法安裝鋼拱肋,鋼拱肋按照由兩側拱腳向拱頂、每側每次吊裝三個階段的順序對稱安裝,最后在拱頂合龍。

  項目負責人霍凱榮介紹:“本次合龍的首跨拱肋矢高46.2米,總重達3200噸,采用滿堂支架法施工。”

  3200噸是啥概念?記者測算,現在一輛普通轎車的重量大約在1.5噸-2噸之間,合龍的拱肋重量相當于2000余輛私家車。其中,單塊拱肋節段最重達91.3噸,相當于50多輛私家車。

  記者了解到,北岸280米跨鋼拱肋安裝完成后,按照工序,施工方將逐步拆除鋼拱肋拼裝支架,開始吊桿的安裝及線型調整,將龍門吊移動至中跨420米鋼箱梁上,進行拱肋模塊式支架的安裝。

  拼裝環境之特殊世界罕見

  專門設計120噸龍門吊

  拱肋頂部距離大橋橋面四十多米,記者在探訪中注意到,在拱肋的頂部有不少工人正在進行合龍后的后續工作。由于冬天濟南多風,在大橋上感覺風力強勁,而拱肋頂部尤甚,作業環境比較特殊。

  據悉,拱肋采用二次拋物線并設計有5.3°的內傾角,長度和塊段重心位置不一,結構形式多變。怎么把拱肋節段穩定地放在設計位置是拱肋施工過程中的難點,為應對這些施工難題,項目首先聯合專業廠家設計了120噸大跨度超高起重設備,同時設計兩套拱肋節段調節系統來保證施工成果符合設計要求。

  項目負責人霍凱榮介紹,第一套調節系統是項目自主設計的三向可調節拱肋吊裝新型吊具,通過絲桿的調節來應對“千變萬化”的拱肋空間姿態。第二套調整系統是在拱肋放置在滿堂支架上時的精確調整,通過全站儀監測來實現毫米級的微調。

  黃河流域“有水不能通船,無水不能通車”,受施工條件限制,只可在黃河北岸搭設基礎支架,進行門吊拼裝,然后行走上橋,門吊在支架上拼裝完成后最大高度達79米,拼裝位置斜上方200千伏高壓線凈空不足80米,且臨近黃河受風速影響極大,如此規模門吊在此特殊環境下拼裝及使用在國內外極為罕見。

  主跨中心段300米整體提升

  還將創造兩項世界之最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首跨拱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正在搭設420米主跨上的鋼支架。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首跨鋼拱肋的順利合龍,為下一步400Mpa拉索體系的應用和主跨安裝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不同于280米首跨施工,主跨420米鋼拱肋采用三段法安裝,兩側梁樁各60米,采用滿堂支架法拼裝到位。中間段300米先在鋼箱梁上臥拼,臥拼安裝完成后,在安裝中段拱肋的提升塔架、對拉鋼絞線等工裝系統。

  通過120噸龍門吊將中心段鋼拱肋整體提升到位后,進行兩側合龍口的配切,完成鋼拱肋的安裝。其中垂直提升段長度達到300米,提升高度達27米,提升重量達6500噸,在橋梁界同時創提升重量、提升跨徑的世界之最。

  按照北岸280米跨鋼拱肋相同的施工工藝,完成南岸280米跨鋼拱肋的安裝。記者了解到,北岸280米首跨拱肋合龍后,目前南岸280米跨正進行鋼箱梁拼裝作業,計劃11月底完成拼裝頂推作業。420米主跨計劃今年12月底完成拱肋的拼裝、提升、合龍作業。

  齊魯大橋創造多項世界紀錄

  將成黃河景觀帶新地標

  齊魯大橋是濟南市“十二橋一遂”過河通道布局的重要通道,是濟南攜河北跨戰略和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的基礎性工程。齊魯黃河大橋融入“一城山色”設計理念,橋梁成為黃河景觀帶的地標。通過打造“黃河橋梁文化”,打造城市新名片。

  齊魯大橋主橋的上部結構為下承式網狀吊桿拱橋,跨徑布置(95+280+420+280+95)1170米,主跨跨徑420米,次中跨跨徑280米,邊跨梁長95米。拱肋采用五邊形鋼箱截面,吊桿采用400MPa超高應力幅鋼絞線拉索,網狀布置。

  項目負責人霍凱榮介紹,齊魯大橋按照雙向八車道設計,中間預留軌道交通,采用公軌同層的布置形式。橋梁從設計到施工“一首三最”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其中網狀吊桿體系為世界上首次采用的400Mpa超高應力幅拉索,主跨主拱采用三段法安裝作業中間段提升跨度300噸、提升重量6500噸創世界第一,同時主梁寬及主跨跨度均位居同類型橋梁世界之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