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1調查丨孚日股份控制權剛剛易主又生新變:國企大股東徹底放權大撒把,原實控人孫日貴殺出回馬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望 報道
沉寂許久的孚日股份(002083.SZ),再次掀起波瀾。
11月3日公告顯示,孫日貴自8月12日至11月2日累計增持孚日股份941.12萬股,使之與其一致行動人孫小惠合計持股達到占5%的4541.02萬股,構成舉牌。
值得注意的是,孫日貴是孚日股份原實控人,其剛于去年9月將孚日股份控制權轉讓給地方國企華榮實業。
“孫日貴這次舉牌之后是否想重新控股孚日股份,他沒告訴我們。”孚日股份相關人士11月3日下午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新大股東充當甩手掌柜
對于舉牌孚日股份的目的,孫日貴在11月3日披露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稱,系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以及對公司投資價值的認可。
孫日貴及其一致行動人孫小惠還表示,擬于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孚日股份。
不過,孫日貴這次舉牌孚日股份的花費并不多。
公告表明,孫日貴皆以集中競價方式買入孚日股份,成交價格在3.98元/股至4.25元/股區間。
但孫日貴為何要在孚日股份舞弄“回馬槍”,目前還是一個謎團。
歷史公告顯示,孚日控股集團于2020年6月將所持占18.72%的孚日股份轉讓給華榮實業。當年9月,孚日股份控股股東變更為華榮實業,實控人由孫日貴變成高密市國有資產運營中心。
而華榮實業溢價收購孚日股份控制權,至今依舊被投資者質疑,因為孚日股份當時每股股價為4元多,但協議收購價達到7.5元/股。
“收購孚日股份股權是以2020年5月11日為基準時點計算120 個交易日的交易均價6.73元/股為基礎,考慮了控股權轉讓的平均溢價率11.69%,最終確定價格為7.5元/股。”孚日股份今年4月如此公開回應。
是次收購,華榮實業以12.75億元獲得占孚日股份18.72%的1.7億股。
但掌握孚日股份控制權的華榮實業,充當的卻是“白衣騎士”角色。
“公司董事會去年進行了換屆,成員大部分還是原來的人馬,華榮實業只派出一個董事、一個財務總監和一個監事會主席到孚日股份。”孚日股份內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孚日股份現任董事長是孫日貴的女婿,總經理也是孫日貴的人。”
由此可見,雖然孚日股份的控股股東名義上變成了地方國企,但實際還是由孫日貴幕后操控。
上述人士亦稱,華榮實業作為新的控股股東,并不插手孚日股份的生產經營,其行為更像一個財務投資者。
“現在也不知道華榮實業是不是想把控股權還給孫日貴。”上述人士說。
新老實控人接連違規
不管是孫日貴還是華榮實業,都曾將孚日股份當作“提款機”。
歷史公告表明,孚日股份購買的部分定向融資工具、信托計劃、委托貸款及應收賬款收益權等理財產品,最終資金使用方為控股股東華榮實業和實控人高密市國有資產運營中心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公司,構成占用孚日股份資金。
截至2021年1月20日,上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資金占用余額合計為10.998億元。
之前,孫日貴控制的孚日控股集團也上演了類似一幕。
自2018年11月起,孚日控股集團孚日股份作為當時的控股股東,通過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和孚日股份違規對外提供擔保等,涉及金額分別為17.32億元、4.32億元。
而孚日股份從2018年至2020年,業績出現了連續3年下降,分別同比下滑1.19%、8.96%和39.48%。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同比有所增長,目前訂單也還行,有一到兩個月的周期。”前述孚日股份相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三季報顯示,孚日股份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62%,達到37.51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0.72%,為2.45億元。
“從去年開始,公司著力抓國內市場,主要產品毛巾現在從之前的國外占80%、國內占20%,變成國外占70%至75%,國內占25%到30%,但國外銷售的數量沒有減少。”上述孚日股份相關人士表示。
盡管孚日股份發力國內市場初見成效,但其花大力氣拓展的教育板塊卻不見起色。
“早教業務雖然不受國家‘雙減’正常影響,因為服務對象是0到8歲的人群,但業務發展比預期差一些。”上述孚日股份相關人士稱。
此前,孚日股份公開宣稱,國家開放三胎政策,利好其教育板塊。
而孚日股份一直被投資者詬病的是其股價表現,至今依舊在歷史相對低位徘徊,即使11月3日因孫日貴舉牌跳空高開上漲5.5%,收盤價也僅為4.22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