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淄博5月30日訊 由于臨近夏季需求轉淡,液化氣市場近期一片低迷。中石油人為大幅推漲,卻難改供需現狀,遭到中石化旗下企業抵制,最終尷尬跌回漲前價。地煉方面持續維持較低價格,比今年年初的高峰時期降幅超過10%。分析機構預測,由于短期內需求難有改善,預計6月份仍有小幅下跌空間。
自今年1月中石化開始實施液化氣統銷以來,中石油、中石化已統銷了國內生產的62.99%的液化氣。本月由于進口氣密集到貨,下游終端需求偏弱,國內液化氣市場利空重重。
為提振價格刺激市場,中石油旗下的昆侖燃氣于月中大幅上調液化氣價格。據隆眾石化網監測,5月16日起,中石油旗下錦西石化上調液化氣價150噸/元,華北石化與大港油田攜手推漲150元/噸;17日,前者再推漲200元/噸、后者亦漲100元/噸,兩天內總漲幅150-300元不等。“此次推漲純屬人為因素,昆侖燃氣總部的統一要求,基本面并無有力支撐。”中宇資訊分析師劉娜稱。盡管統銷后的昆侖燃氣掌握一定話語權,但在與中石化、地煉三足鼎力的狀況下,此次推漲行動不僅未得到附和,中石化甚至大幅調低售價清庫存。
由于月底中石化要求煉廠低庫存運營,旗下單位紛紛降低價格清庫存。以中石化旗下的廣石化為例,5月中旬連續下調液化氣出廠價,最終從15日的6300元/噸降至29日的5940元/噸,“一升一降”成為液化氣統銷以來兩巨頭首次全國范圍內的價格背離。
與此同時,另外占據全國1/3市場份額的地煉企業也不買賬,民用液化氣始終保持著較低價格。以較為典型的兩家地煉魯清石化和濱州裕祥為例,今日出貨價分別為5530元/噸和5560元/噸,較1月份6200元左右的價格下跌一成,且遠低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售價。記者從本地使用罐裝液化氣的餐廳了解到,近一個月來氣價持續維持在3.2元/斤左右,未出現明顯波動。
在中石化和地煉的打擊之下,中石油的推漲行為僅維持數日,從19日開始,旗下企業開始紛紛調低售價,到22日已基本跌回至推漲前的價格。
中宇資訊分析師劉娜認為,6月份進口氣到岸量仍較多,局部供應量增加,將對國內市場形成一定沖擊,而需求方面由于夏季是傳統消費淡季,終端需求難有實質改善。多數商戶對市場看空情緒明顯,預計6月仍有繼續下行的空間。
相關報道:山大海大石油大三校在山東減招147人
中石油限氣令波及濟南 車用氣減供民用氣暫無影響
中石油等16家國企股價創歷史新低 業績慘淡
加油送禮還需交錢 中石油稱是換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