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點10分,隨著“嘣”的一聲巨響,重慶朝天門碼頭“洋人街5號”躉船對纜突然斷裂,3分鐘內整個船體倒扣。
這是7月的第一個早晨,碼頭上忙碌的人們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切:躉船對弦斷裂,跳船垮塌,船右倒,正纜崩斷,整個船只倒扣。倒扣的船只順著激流往下游漂移,只有四五個身手敏捷的水手順著左舷爬上右舷,穿著橙色救生衣揮手呼救。
船上無人跳水,岸上無人敢動。所有人還來不及考慮生死,但死亡正在發生。
倒扣的船只漂到河中心,人們才緩過神來。海事12257號巡邏艇冒險出動,跟在翻掉的大船后“揀人”。
最終12人獲救。海事船救上7個男子,重慶客輪公司自派船只救上2男2女和1個小男孩。對面的漁船揀到女尸一具。
知情人稱,據客輪公司人事處上報的數據,有5人失蹤。
船上人數只有18人?這一數據,仍有爭議。有人說有20多名工作人員在船上,有人說是30多名。
躉船對重慶本地人來說,是生活的一部分。這種無動力裝置的矩形平底船,通常固定在岸邊、碼頭邊,供船舶停靠,上下旅客,裝卸貨物之用。這次翻掉的躉船,水面平層用作旅客等船之用,每天上午10點半,這里將有船只停靠在躉船邊,帶他們去休閑娛樂地洋人街。那里是當地媽媽們最愛帶孩子去玩的地方之一,周末和假期,常常人滿為患。
出事那天,正是大多數孩子暑假的第一天。有人唏噓:“如果躉船照常營業,后果不堪設想。”
那一天,躉船并未營業。船上所有人都為躉船工作人員。
事故發生的同一個上午,就在幾街之隔的客輪公司辦公樓,正在按慣例舉行安全例會。
碼頭的長梯上,遇難人員蒲小玲的老公猛捶著自己的頭。他身邊圍著四五個人,不讓人和他過多交談。
被救起的部分人員被就近送往重慶道門口醫院,情緒激動地請記者離開病房。
岸邊擺面攤的老李說,中午已有男子來河邊大哭了一場:由于家中老人去北京,妻子帶著7歲的小女孩上船上班,沒想到至此便是永別。
6月最后一晚,重慶嘉陵江的水位突漲。
首先遇險的船只,正是長江海事巡航救助基地的船只。“還好海事船基礎條件比較好,還算有驚無險。”重慶市海事局朝天門海事處江北嘴大隊工作人員孫谷還沒來得及吐一口氣,就目瞪口呆地看到了報道開頭一幕。
翻掉的躉船,離海事船只有一船之隔,直線距離不超過20米。
去年7月,在同一個碼頭,也有躉船翻倒,“上次船沒有翻這么猛,幾個小時的時間才慢慢翻過來,所有人員都來得及疏散,并無傷亡。”孫說。
“這也許是這次躉船上無人跳船的原因,”面攤老板老李說,“所有人都存著僥幸心理,覺得船不會那么快倒扣過來。但這次對大部分人來說,跳船也許是唯一的求生機會。”
“重慶市航道局預測并不準確,沒人想到水會來得這么大,這么急。”水上派出所知情人稱,水位上漲了4.5米,而據現場工作人員目測,水位上漲了10米左右。
7月正是兩江的汛期,海事局按常規作了安全宣傳,提醒各船只加固安全防范。
有人說,躉船在翻掉時,正在加固攪禁船纜。斷掉的船纜,據說只有大拇指粗細。兩條這樣的船纜,維系著3層樓高的躉船的安全。
“躉船的安全措施都是按標配配置的。”海事局有人說:“但這次他們的地牛也翻了。海事船之所以有驚無險,正是因為地牛無恙。”
地牛構筑于碼頭地表,鐵制,露在地表外的部分呈半環狀,供水上設施、船舶、浮具等定位、系泊用。
船最終被拖輪阻止在白沙沱水域下沉,沒對下游船只造成更多危險。羊角灘水域以下全部禁航。
梳著船頭發型的金碧輝煌兩江游船老板陳金碧正走向她的船。“嘉陵江水域今天去不了喲。”賣票人向游客咋呼。
根據預報,今天凌晨2點,嘉陵江水域將再次迎來洪峰。中午11點,長江流域洪峰也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