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XX,你還好吧?”23日,市民宋先生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自稱是老同學,一下子喊出了他的名字和大學時的綽號。老同學說要來煙臺出差,宋先生便開始安排酒店食宿。一番折騰后,宋先生才得知,原來這位“老同學”其實是個騙子。“我的電話、姓名是怎么泄露的?”這讓宋先生感覺很郁悶。
“老同學”來煙臺,他張羅著接風
23日,市民宋先生接到一個來自廣東深圳的電話,對方在電話里很熱情地叫出了他的名字和大學時的綽號。
“當時一聽對方知道我的名字,以為肯定是老同學新換的號碼,現在大家換號快,這也很正常!彼蜗壬f,對方一開始還讓他猜猜他是誰,在宋先生說出一個同學的名字后,對方很快否認并自報家門,稱自己是宋先生大學的舍友李某。
“他的聲音非常像我的舍友,而且那個舍友主要在廣東和廣西兩地跑業務!比绻f宋先生之前還有懷疑,那這次就完全打消了疑慮。
對方在電話中告訴宋先生,他要來煙臺出差,趁此機想和宋先生聚一聚。目前已經到了日照,將在第二天開車到煙臺,并約定第二天中午和宋先生見面。
再次來電,“老同學”要借錢
相關鏈接
個人信息泄露 無處不在
個人信息莫名被泄露的情況,其實并不少見。市民姜女士稱就接到過許多來自各行各業的陌生號碼,讓她這個下班后就回家的“宅女”很困擾:“什么賣房子的、賣家具的,甚至有一次我要買車,立馬就有車行和保險公司打電話過來,很不可思議!
姜女士平時愛網購,寄件時需要填寫住址、電話等詳細信息,姜女士猜測個人信息就是這樣泄露出去的。
市民趙先生說,現在去銀行辦業務要留電話,去飯店吃飯要留電話,去理發、唱K都會經常被要求留電話;之前去房地產公司看房,信息單上都要求填寫詳細的個人信息!艾F在辦卡哪個不和你要身份證號碼、電話和姓名?不辦優惠擺在眼前,辦了信息自然會泄露!
本報記者 于濤
一聽舍友來煙臺,宋先生很高興,接完電話就立刻安排酒店食宿,準備為久未謀面的老同學接風。
第二天上午9點多,對方再次打來電話說,他已經上了高速,很快就能到達。隨后告訴宋先生,他要先接個電話,到煙臺后再聯系。
“當時我聽見電話里有一種在室內的回音,就隨口問了一句,對方說他在高速上的服務區!彼蜗壬f,半小時后,對方又打來電話,說家里親戚得了急病,自己在高速上沒辦法打錢過去,想請宋先生幫忙先打五六千元過去。
宋先生手頭一時沒那么多錢,就問對方先打1000元過去行不行,沒想到對方一口答應!拔耶敃r就起了懷疑,覺得人命關天,怎么還可以還價!痹偌由蠈Ψ铰暦Q已經上了高速,但沒有聽到高速路上應該有的聲音,所以宋先生先穩住了對方,并迅速和其他同學進行聯系。
找到真同學,得知電話那頭是騙子
詢問了老同學,大家都說最近沒有和李某聯系。此時距離宋先生和對方上次通話已經過了一個小時,期間“對方不斷打電話來催宋先生打錢。越來越懷疑的宋先生最終決定撥打留存在手機里的李某原本的號碼。
沒想到,電話那頭的李某一頭霧水,他說自己并沒有來山東,也沒有親戚生病。此時宋先生才明白,那個說要來煙臺看他的“老同學”是一個騙子。
提到差點被騙這件事,宋先生感到不可思議,“現代社會大家都忙,疏于聯系,但同學情還在。你說騙錢就算了,權當騙子提醒我該和老同學聯系了。最可怕的是,騙子居然連我最私密的綽號都知道,不知道他還掌握著我的什么信息?”
倒賣個人信息 男子被批捕
多知道點
今年4月,家住福州的陳某瀏覽網頁時發現了“商機”,倒賣快遞單號信息可獲利。于是他以700多元的價格,向相關人員購買順豐快遞的客戶信息7000多條,之后將這些信息高價倒賣。近日,陳某被福州市晉安區檢察院以涉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