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云系集中在北側,“菲特”隔山打牛,浙江最受傷
1949年以來10月登陸我國大陸最強臺風,仿佛捅漏了浙江的天空
這一天下的雨,1951年來最大
本報記者 逯海濤
“菲特”意為花朵,不過卻是一朵可怕的花,它讓浙江全省都籠罩在狂風暴雨之中。昨天凌晨1:15,“菲特”在福建福鼎沙埕鎮登陸后,強度一路減弱,登陸時還是強臺風,到了昨天上午9點減弱為熱帶低壓,上午11點氣象部門停止對它進行編報。
不過菲特的妖魅之處就在于,雖然沒有登陸浙江,但是浙江的風雨最大;雖然作為一個臺風它的生命已經終止,但是暴風雨還在繼續……
這雨下得跟天漏了似的
甬紹湖溫臺雨量均超200毫米
從前晚開始,浙江全省幾乎都被“菲特”北側巨大的云系覆蓋了,狂風暴雨就沒消停過。省氣象臺昨天9點10分將臺風紅色預警信號更新為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從臺風開始影響到昨晚9點,全省平均雨量已達176.9毫米。從各地市的平均雨量來看,寧波最大,下了286.0毫米,其次是紹興228.2毫米、湖州222.1毫米、溫州210.7毫米、臺州210.5毫米,杭州的平均雨量是161.6毫米,排第六。
全省有74個縣(市、區)超過100毫米,其中36個縣(市、區)超過200毫米,7個超過300毫米,最大余姚354毫米、奉化352毫米、上虞338毫米、瑞安308毫米;單站最大安吉天荒坪851.6毫米、象山黃泥橋703毫米、余姚上王崗627毫米。
除了暴雨,還有狂風。根據監測,最大蒼南石砰山76.1米/秒(>17級)、蒼南望洲山73.1米/秒(>17級)。
“菲特”降水云系集中在北側
登陸在福建,最受傷卻是浙江
在“菲特”的登陸地福建,風雨遠沒有浙江大,昨天15時,福建省氣象臺就解除了暴雨黃色信號。
為什么“菲特”登陸的是福建,最受傷的卻是浙江?這朵詭異的“花”為什么能隔山打牛?
其實,在登陸之前就有人預測,在冷空氣激發下,菲特將毫無保留地把所帶之水全部傾瀉在華東,浙江將成為暴雨中心。從昨天的雷達回波圖上看,降水云系確實幾乎都集中在臺風眼北側,南側則空蕩蕩的。
昨天,省氣象臺工作人員的解釋說,“菲特”北側云系范圍寬廣,這是因為它的倒槽和南下的冷空氣結合,“所謂倒槽可以理解成一條水汽通道,里面都是‘菲特’從大洋洋面上吸收來的水汽和熱量,當水汽遇上不斷滲透的冷空氣,自然就會變成持續的傾盆大雨。這一點跟2007年10月7日的臺風‘羅莎’很像。”
6年前臺風“羅莎”水淹杭城
6年后“菲特”單日雨量創新高
同樣是10月光臨的秋臺風,“菲特”讓大家想起2007年“羅莎”水淹杭城的景象。那么這次“菲特”的雨量有沒有超過“羅莎”呢?
截至昨晚8點,杭州市區一共下了277毫米的雨。根據當年的媒體報道,2007年“羅莎”影響杭州時,杭州從10月6日下午開始持續降雨,至10月8日20:00,累計雨量達到238.8毫米,而歷史上臺風影響杭州市區最大過程降水量是253.5毫米。
如果從杭州國家基本氣候站(饅頭山)這個單個站點的數據來看,10月6日20時至7日20時,累積雨量達246.4毫米,打破了2007年10月8日歷史最大單日降雨量191.3毫米的紀錄。
可以說,這次“菲特”的影響已超過當年的“羅莎”,也創下了臺風影響杭州市區的最大雨量紀錄。
此次臺風過程降水在秋臺風過程中較為罕見,如杭州日雨量刷新1951年以來杭州單站日雨量紀錄。從6日20時至7日20時,全省單日面雨量已達150毫米,破我省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單日面雨量。而之前全省單日面雨量歷史最高值為109毫米,出現在1962年。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專家說法,從1949年到2012年,在10月1日到10日這段時間里登陸我國的臺風只有15個,而今年的“菲特”是10月份登陸我國大陸最強的熱帶氣旋。
“丹娜絲”不太會登陸我國
今天我省主旋律仍是下雨
“菲特”漸漸消停,另一個熱帶氣旋風頭正勁。
中央氣象臺說,今年第24號超強臺風“丹娜絲”的中心昨天下午5點位于舟山市東偏南方大約655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預計,“丹娜絲”將以每小時25~30公里的速度先向北偏西方向移動,即將移入我國東海東部海域,今天開始轉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先維持然后緩慢減弱。
從路徑預測上看,是奔著日本、韓國的方向去了,不太會登陸我國。不過,海面上的風還是會大起來。
今天我省降雨會逐漸減弱,今天浙北地區陰有中雨,局部大到暴雨;其它地區陰有陣雨。今天夜里到明天全省多云到陰部分有陣雨。今天杭州中雨轉小雨,明天陣雨轉陰。